《干就对了》——一本企业管理类书籍,看见题目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干脆利落,掷地有声。最近把这本书带到学校里,见缝插针地翻看,时常有同事瞟见书的封面,总是开玩笑地说“啥都别说了,干就对了”。(最近办公室里有些忙,这本书的题目很应景)
看着题目,看见目录,心里总是犯着嘀咕:企业管理、业绩增长,和我们的教学有多大关系呢?沾边吗,从中能学到什么呢?荐书人的目的何在呢?……与其猜想,不如“看就对了”,在书里找答案吧。
读着读着,豁然开朗:企业管理,班级管理,相通相融。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如何建设班级,如何带领、管理班级,许多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可以拿来借鉴学习。一瞬间,很是佩服荐书人的理念,博览群书总是好的。
书中第一章提到“学心法”是管理者必备的素养。“团队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所以经营团队就是经营人心。人是有温度、有感情的,需要被温暖,温暖才能让人有活力。”由此想到我们的班级,学校里每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管理好孩子们的心。班级里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更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孩子们的感情更加细腻,更加丰富。孩子们时时刻刻需要被温暖。为什么有的班级从走进去的那一刻就给人以阳光般的温暖,原因就在这里吧。从外在的班级布置到内在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充满了暖暖的温度和浓浓的情感。走进班里,舒适清新,宣传栏里贴满了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照片,记录了成长的足迹;墙壁上名言警句、规章制度简单明了,清晰显眼;书橱里的图书摆放整齐,繁而不乱;窗台案几绿植清新雅致, 一片欣欣向荣,如此温馨的氛围孩子怎能不喜欢?如果有时间在班级里待上一天,班主任和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尽收眼底,孩子们言语文明,相处融洽,课间总能看到三五一群凑在一起聊着什么,或是独自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班主任老师常常坐在教室后面伏案备课、批改作业,偶尔加入孩子们的“群聊”,亲自听听娃们的“真心话”,教室里没有吵闹,没有呵斥,课堂上也没有指责,有的是发自内心的表达和聚精会神的倾听。管理班级达到了如此的和谐,还愁做不到的事情吗?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尤为显著的。作为科任老师,我深有体会,体会到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那份信任。正如书中所说,信任需要彼此了解;信任需要沟通;信任还需要教给方法。比起科任老师,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更加信任也是源于此。班级里,任课老师上完课就走,和学生几乎没有除了上课之外的交流,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每一个学生,从性格到家庭,了如指掌;班主任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最多的。无论课上还是课下,班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班主任在和学生打交道,学生无论遇到或大或小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班主任老师,找班主任老师寻求解决的办法;细心的班主任总是在示范着教会学生很多事情,学习上的自不必说,习惯上的诸如收发作业、打扫卫生等等,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都在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尤其是低年级。“我们认为简单的事员工未必觉得简单”,对于学生更是如此,很多时候班主任老师就是在教学生做简单的事情。正是因了班主任每时每刻的陪伴,每招每式的示范,才获得了学生百分百的信任和拥护。难怪我们这些科任老师时常感慨“只有班主任是亲娘,我们都是后妈”,班主任老师用行动收获着信任。
管理是门大学问,我们教师学着跳出学校,放眼社会,跟着企业学学管理,想必受益匪浅。《干就对了》,“干”中有无限的学问,学会“干”,才是真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