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出去疯的人。
从小就是。
我小的时候,手机电脑什么的还不流行,所以如我一般的小孩子,都喜欢出去玩,疯玩,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我都没干过,当然,也还是有些其他的娱乐方式,经常不着家,每次吃饭都要爸妈在街头高喊。那时候爸妈经常拿我和一个邻居家的哥哥比较,说人家天天在家,希望我也能在家里老实待着。
后来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初高中阶段,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喜欢出门,就喜欢在家待着,可能是觉得其他人太无趣,也可能是家里买了电脑。除了上学,基本就猫在家里,爸妈都说我跟古代的大小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又怎样呢,我还是不喜欢出门,哪怕是在家看书,都不喜欢出门,也可能是那时候朋友少。
再后来,上了大学,可能是天性再次被解放,也可能是找到了一群喜欢玩的人,所以我大学在一个社团里呆了三年,从无名小卒到中心主任,也曾约着一起出去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终于毕业了,开始工作了,也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因此野心也起来了,想着出去玩儿,想着去各个地方玩儿,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几个月前机缘巧合之下,我去上海呆了一段时间,这是我第二次来上海,第一次就没好好玩,所以这次打定主意要好好在上海溜达溜达。我去了很多地方,古镇,外滩,步行街,复旦大学,还去苏州呆了两天,也看了几个园林。就在看园林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我们都知道,园林包含很多东西,比如建筑学,比如历史,比如风水,各种东西,尤其是园林还分私家园林,皇家园林,这又有各种不同。可是我虽然平时也喜欢读点历史,可是涉及到这么专业的东西,我怎么能弄明白。那这种旅行有什么意义呢?不能学到东西,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思考,只是单纯的去了这些地方,看了这些景致,拍了那些照片,只能证明去过这些地方而已,仅此而已。
可是旅行的意义不止于此啊,看更多的世界,有更多的见识,经历更多的事情,有更多的阅历。旅行更重要的是经历而非观看。
自那以后我就很少出去玩了,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不能引起反思,没有相应的思考,这些事情于我无用,那又何必去浪费时间。
前几天,因为一些事情,我又自己出门逛了逛,这次去的是一个大湖旁边,当天虽然天气不好,阴沉沉的,但是心情倒还不错,也可能是因为湖面广阔,让人心胸开阔。塞着耳机独自走在湖边,突然想到很多很多,这一次我对这个大湖也是了解很少,但是却引发了我不断的思索,从别人想到了自己,从过去想到了现在。我又想起了那个问题,那个纠结了我很久的问题。这次我勉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旅游≠旅行。
旅游就是去玩,去放空自己,去放松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都承担着各种不同的责任,在工作生活里也会遇到各种压力各种误会。我们需要一个释放的途径,旅游就是很好的方式,旅游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游客,我们可以不管其他的烦心事,专心的去玩,去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这样才可以在以后更好的生活,更努力的朝着目标奋斗。
旅行则是为了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去见识不同的风景,只有经历过,才会有不同的体会,才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不同的规划,可能有些东西真的只有自己亲眼见到,才可以给自己最大的震撼,而不只是在网上在书上看到,这两者的体验绝对不同。
有的地方适合旅游,就适合玩,比如各种古镇,各种小吃巷子,那种地方就是为了消费去的,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不同的。有的地方则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凡是有生活气息又不是很出名的地方,都可以试试看。因为出名这件事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