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晴
近日,宋尔卫教授在清华大学讲座的海报被撕,以及北大学子在现场的直接发问,成为了近期医疗圈、学术圈和公众热议的焦点。宋尔卫是谁?他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2019年中山大学医科唯一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件热议的事情是这样的:前几日宋尔卫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E109举办讲座,题目为《从乳腺癌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看肿瘤治疗的四次革命》。北大清华为促学术交流,学生们都可以来听课,刷脸就能进,不少北大学生也去了。
演讲现场,一位北大同学“挺身而出”,直击要害问:“您 2007 年论文咋有图片重复问题?”这一问,像投进平静湖面的巨石,气氛瞬间“凝固”,宋院士承认当时数据管理没有做好,确实存在图片重复的情况,并解释了与编辑部的沟通过程,以及编辑部对原始数据的查验结果。
学生不依不饶,再抛“重磅炸弹”:“您咋看儿子高中文章造假助其进 985?”宋院士解释称,其儿子就读于某省实验中学某班,该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科学实验。他的儿子并未参与自己的课题组实验,而是加入了其他PI的鼻咽癌科学实验项目,并作为第二作者参与其中。宋院士强调,他儿子的高考成绩达到了中山大学的录取线,且论文是在高考后发表的。
院士之子的3篇SCI文章的指导老师都是宋尔卫的学生苏士成。但凡上过大学有点科研常识的,都知道SCI的含金量,无数白头或者秃顶的博士、教授终其一生,都搞不定一篇的SCI论文,在宋尔卫儿子这里就像复印一份文档这么简单,难道天赋异禀?再然后就是宋院士儿子凭借三篇顶级期刊论文,如愿考上宋院士所在的双一流大学。
北大学生还问了课题组学生患癌问题,宋院士称课题组确有两名学生患癌,但原因系家族遗传,与实验无直接关联。我记得这是去年年底爆出了一个猛料:中山二院乳腺肿瘤实验室的3名博士生集体患上癌症,其中一名还被确诊为胰腺癌。这个实验室的大老板是宋尔卫的学生苏士成,中大二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长江学者。
这件事爆出后,苏士成直接把患上胰腺癌的黄姓女博主踢出课题组微信群。同时医院诡异地升级数据管理系统,之前能查阅到的三位患癌博士病理报告,在系统升级之后也诡异地消失。事情引起热议后,中山二院紧急拆除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
这些追问让院士局促不安,仍靠巧舌糊弄过去,最后靠清华保安“护送”离场。另有网友爆料,讲座结束后,当北大同学被工作人员要求出示学生证时,一位清华附中的高三学生突然冲上前去,撕毁了讲座海报。北大学子此举,是为学术正义“呐喊”,盼国家严惩造假,还学术净土,让真正做学问的人有盼头!
饶议也忍不住发文写到:
中国科技和教育界,众所周知有通过舞弊而成为权贵者。而且,各种公认的学术不端、造假被国内权贵所“堂而皇之化”,他们“士士相护”、“杰杰相护”、“江江相护”...只要能够摘到帽子,一部分人不顾一切,一部分人也与他们坐在一条板凳谈笑风生、安之若素。
海外归来的,一些就是同案犯,有道德最败坏的,还有只顾个人门前雪、不管业界瓦上霜,也有不介意造假者舞弊者与自己一起讨论评价科学家的。
社会的希望永远在年轻人,看到清北学子站出来当面质问宋尔卫的这些问,就知道清北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渴望,对学术依然报以极大的热情。北大年轻人的勇敢行为不仅为宋尔卫事件画上了句号,更成为了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们的行动提醒我们,学术圈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监督和质疑。
为什么必须清除学阀?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学阀必然会走向腐败,学阀必然通过各种血缘、裙带关系将科研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全世界的科研规律都是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能够做出大成就,所以导师们的职责核心从来都是帮助年轻的科研人员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