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能比较确定的回答:想成为受孩子尊重的父母,能影响孩子的父母。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爱我们,只是孩子不太会表达或者不愿意表达,做为父母的我们无论孩子做出什么事,都需要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点很重要,关乎到孩子长大后的幸福感!
其实,无论我们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都是希望被别人尊重的,真实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我记得我小的时候,那时候上初中一年级,比较不懂事,一天放学没回家跟同学一起去帮一个同学家插秧,我没插过秧比较好奇想试试,当时也没有电话跟家人说一声,以至于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在做饭死活都不理我,我当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毕竟一晚上没回家,妈妈肯定特别担心,我当时特别自责,只是没能得到妈妈的谅解或者简单的说一句她的担心,妈妈以她自己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不过也让我记忆深刻,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去哪里不跟家人说的这种现象。妈妈在这件事中没有被尊重,同时更多的是担心我!
长大后,我为人母也发生过同样的事,而且更夸张了一点,好在有惊无险,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家门市旁边有个超市,一天孩子在门口玩,遇上她同学和她妈妈一起去逛超市,孩子玩兴比较大,就跟她同学一起去逛了超市并且跟人家一块儿去同学家了,我忙完一阵子找孩子死活找不到,还发动了一些邻居,一家一家问,孩子爸爸都报警了,后来,孩子在同学家吃完饭回来了,我记得我当时抱着孩子哭的一塌糊涂,边哭边对孩子说,你要是找不到了妈妈怎么办?是那种担心和害怕,可能当时也把孩子吓到了,以后她再去哪里玩一定先跟我说。
其实,我们大人好多时候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对着孩子发泄,孩子很无辜的,我自己反省我自己,因为做生意忙,孩子如果再打扰我,我会因为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孩子发泄情绪,孩子大一些,我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后,对自我认知更深后,对孩子不会再乱发脾气,有时候情绪不太好时,会提前跟孩子说,妈妈心情不是很好,你可以到一边先玩。孩子因为感受到妈妈情绪不高,也不会再闹,孩子能感受父母的心情,爱是相互尊重的!现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会尊重对方的感受!
做能影响孩子的父母,这个认知我是最近几年才醒悟并实践的,有一件事儿,我感受特别深,就是孩子小时候有起床气早上很难叫醒,上学的每个早上我都会在大吼中度过,可孩子好像已经习惯了,吼并没有质的改变,后来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跑步做早餐,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早上没有再对孩子吼了,而且孩子也不用我叫很多遍就能起床了,发现这个改变的时候给我有一些惊喜,也让我真正的明白,最好的管教就是言传身教,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樊登老师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儿。如果跟孩子相处很痛苦一定是我们的方式方法不对,学会自我反省,父母也需要成长!
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是信任的前提,更是一种归宿感,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人尊重。对待孩子我们也需要尊重,孩子跟我们是平等的,学会做孩子的朋友,更要做一个能影响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