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袋垃圾该谁来扔?

      距离孩子们小升初毕业考仅剩不到一天时间,而今天发生的一件与一袋垃圾有关的小事,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明天就毕业考了,我这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看着那几个基础字词还没过关的孩子,总觉得还有提升的空间。于是,我打算利用放学之后的半小时,再帮他们巩固巩固。

      放学铃声一响,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的匆忙收拾着书包,准备飞奔回家;有的因为明天考试,忙着拆柜子把书本杂物搬回去;还有几个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交流着回家后的“复习计划”。那嘈杂的声音简直要把教室的屋顶掀翻,我实在觉得再这样拖下去就没时间了,于是立刻下达了“5秒内没事的同学全部离场”的命令。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抓住这最后的时间,让那几个孩子把基础字词再过一遍。不一会儿,教室里人就走得差不多了。除了我特意留下的四个孩子,还有几个同学在打扫卫生。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全神贯注地帮孩子们复习,时间也在这专注中悄然流逝。

      突然,我从沉浸的状态中回过神,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小钱脚边静静地躺着一个黑色垃圾袋。小钱是被我留下来过关的孩子之一,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也是今天的值日生。这袋垃圾是同组组员留给他的任务。看到这袋垃圾的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这组同学太缺乏互帮互助的精神了。不就是一袋垃圾嘛,顺手带下去不就完了,怎么能留给正在紧张复习的小钱呢?我甚至都想在班级里好好说一说这件事,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们,同伴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然而,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小钱作为值日小组的一员,本身就有承担值日任务的责任。如果我强行要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同学之间必须互帮互助,好像就变成了一种专制的命令,味道全变了。

      那出现这样的问题咋整?讨论呗,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思辨性问题,本身就没有对错,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这让我想起了周校分享他家孩子的故事。周校的孩子才二年级,却对苏东坡的相关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很简单,周校平时经常把苏轼挂在嘴边,成功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先是看了相关电影,电影虽然直观形象,但看完后孩子的求知欲仍未得到满足,于是就开始自己去读相关书籍。这和我们教育孩子解决问题是一个道理。当孩子们真正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某种做法,他们才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才会真正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而只有他们自己想通了,这件事在他们心中才会更有分量。

      通过今天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握好引导的度至关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讨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就像这袋垃圾该谁来扔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教育的大智慧。你们说:“这袋垃圾该谁来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封迟来的信,这是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思考了两周的信,这是写满了我满满真诚的信。 六八班有九位老师、七十位学生、...
    摆渡求真阅读 180评论 1 1
  • 文/808班学生 整理/殷德静 本周808班学生的德育作业是《我能为808班做些什么?》,下面展示如下: 王雨春...
    殷德静阅读 936评论 0 2
  • 第十二章 “徒弟”学样 宋希妍的班级大部分同学选的是物理和化学,选文科的极少,总共四个人,她、陈宇晖和孙鹏选政治,...
    kouen1阅读 568评论 0 0
  • 2025年4月29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书中遇知音 为了读好《古文观止》,我终于翻开了《史记》。原先见到《史记》,我...
    岚烟lanyan阅读 113评论 0 0
  • 开学一周,忙碌而有序。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 忙忙碌碌间,觉得自己的工作思路、节奏也不失清晰。回顾总结上一...
    春风十里不如你1900阅读 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