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和学生的发展,目前以我的这个阶段,正在教学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相违的。最近想通了一个问题,有点思路。在普通的班级里面,学生都是一般水平得情况下,要成绩上去,这很大一方面,是来自于班级的管理,班级管好了,成绩一般都会说的过去。老
师的教书能力,只要能把知识点讲清楚就可以了,严格背诵知识点,不需要搞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课后抓学生背诵,这样操作下来,班里成绩还能说的过去。按照课标里面的要求来,完全不够时间,而且学生学完后,不一定会做题,而应试教育下,想要出成绩,背,记,写,练是必须的。
这些常规操作在现在看来,不符合时代要求,但是确实是我们现在在做的,学生的基础很薄弱,必须先把基础打起来,单词等的背诵依旧放在首位。
课上又赶,根本没什么时间去落实核心素养。挖掘出来的文本深度,只能一带而过,或者有时候根本讲不到。但是我还是会去做,挖掘文本,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去年一年,我按照课标来上课,这样的氛围确实轻松一点,但是学生的收获不大,而且没有出成绩,学校又要说。今年在过程中,我慢慢转变了方法,基于学情,再来做教学,调整教学。用的很古老的方法,但是这样确实更能出成绩,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课堂是比较无聊的,没有很多的新意,但是为了成绩,不得不这样做,又要成绩,又要发展,这样确实很难平衡
我们的学生能走多远,关键在于看老师能走多远,是否有贴近实际的教学,而不是看起来高大上的走的风风火火。先基础,再来谈核心素养。这样的步骤和顺序是更好的,如果反了,那学生上课更学不到。我觉得我之前没有按照学生学习的顺序来教学,基础都没有,何来谈核心素养。
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我们去挖掘和发展核心素养。单词必须得讲,而且得要讲的很清楚,最基础的读音,保证会读。再来说用法。之前我就是直接只领读一遍单词,没有时间去讲单词,课上不完。可是发现学生根本不会,课上的时间不够。
优质课,比赛也都看了很多。课堂确实很精彩,教学设计基于学情,那是很好的学情,学生基础非常扎实,那样就能跟着教学设计走。只要引导到位,课堂的目标基本上都能达成。
但是,我们的学生,小学基础几乎为零,不太适合这种高深度的。学情不一样,教学也得要跟着变化。这些先进的理念和课堂,我们能借鉴的点,确实会比较有限,有些的可操作性不强。更多的设计是为比赛而设计的,拿出来学习探讨 分析,再来有选择性应用,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看优质课,自我学习和提升,这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先进的方法,先知道了,拆解可落地的点,再去应用。虽然很多的理论性强,但是只要去思考其中的深入的点,也是一定可以应用的。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我们的教学要符合最近发展区。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刚会或者高出一点点的地方。所以我们老师就要站的高,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带得更远。这就需要基于文本做深入研读,去分析,逐步结合课标,靠近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