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大海中央有一座“人人之岛”,岛上安宁的住着一百多位“初心部落”的族人。当他们生活了几万年的小岛在最近几千年里逐渐“沉没”以后,酋长和族人带着彷徨和焦虑被裹挟到了“孤独之岛”,从而开启了一段与祖先的内心喜好几乎相左的人生游戏,虽每日面向未来,却心盼从前,他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重返家园吗?......
前言部分 /续上:
3、真实,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更高级形式的游戏。
岗位角色上的我,按流程报账,按权限审核签字,按需要走采购,按既定计划执行,按时间表验收,按要求指导下属,按任务向上级汇报,按各项规定迎接检查,按屏幕上的数据的变化制定计划路线图,按制度实施考核奖惩。
当我的行动完成目标要求时,就拿到奖励、提升岗位段位、继续向前通关。假如我表现不佳时就领受惩罚,甚至被踢出局,标志此轮实战游戏完结,我只能再换个场景(辞职换工作)重启下一场规则差不多游戏,在我满血复活后也许下一轮能通关。
我们在公司考勤、上班、会议、汇报,是不是也在进行“角色扮演”、“段位升级”的游戏呢?游戏平台就是公司和经营环境,游戏规则就是放在公司文件柜或OA里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流程、奖惩手段等等。上面的设计者已经设定好了规则,在公司里每个随机进来的玩家都有自己的角色、层次、段位、职责,甚至“生命点数”。在这场实战游戏中,我只是在指挥一个名字叫“我”的角色,而其他,都是看不见的外界系统给出来的场景和角色。
我看着我桌面上的闹钟,突然感觉我很像闹钟上的一个部件--“秒针”,我需要和其他部件(同事)一起完美配合、协商一致,一起维护闹钟的稳定运行,完成各自职责义务。我不能偷懒,因为所有部件勾连在一起,我要是停摆,其他部件在“闹钟规则”下都有可能乱套了,所以我得强打精神,装出昂首阔步的样子积极、准确的奋勇向前进。累了,想休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但是主人一般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并用力给我们拧紧发条,然后我们大家再次昂首阔步继续前进,直到再也跑不动的那一天......。所以垃圾桶是所有闹钟的必然归宿。
在此之前,大家好像总是盼望主人能松懈一下,忘了上发条。
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职责,在“闹钟游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稳定有序、不能停歇,可是怎么每个零件都觉得自己这么苦闷呢。
幸福和快乐到底藏在哪里?谁是闹钟的设计者,谁是那只上发条的手?我在为谁奔跑?
在真人版的游戏中,你是一个能做到自我控制的玩家吗?我们多数人可能只是大游戏中的角色而已,每个角色的上面有一个隐形的玩家,此外还有一个隐形的游戏设计者。设计者负责制定游戏规则,玩家负责操控角色的行动,而角色只能按既定规则在玩家操作指令下动作,时而英勇时而胆怯,时而进攻时而防守,时而张扬时而忍耐,时而焦躁时而悠闲,时而需敬酒、时而要拒绝,直到角色倒下。
这就是让我们感觉无比真实的“真实”游戏。
4、走出“角色”牢笼。
既然,我们很可能是活在另外一种更高级形式的游戏中,再复杂的游戏的关键就是“规则”和“操控”!那么作为智慧生命的人类,是否可以主动摆脱游戏角色的束缚,自我升级为玩家,甚至成为设计者群体之一呢?答案很明确:可以。
( 原创艰辛,请尊重创作人的成果,著作权归发表者,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