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论语·卫灵公》

1.

P253


P257

人的一生究竟要怎样过才有意义呢?我们穷极一生,究竟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活着?还是用一生的时间来谱写生命的意义呢?就像余华在他的作品《活着》中写的那样,“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我一直觉得,人生的篇章总是要等到最终咽气时才能落笔的。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舍什么而取什么,在人生的多项选择上,人总会为他们觉得当下最要紧之事奔波一生的。而经历的时间,不过去再给他们一遍遍的纠正自我。就像孔子说,他们“杀身以成仁”,为了成“仁”,而那些所谓的“苟延残喘”者,也只是为了活,命运不会让你好处全占,前者夺走生命,后者可能要背负鄙夷。活在当下,我们不在那个春秋战国的混乱时代,没有了生命安危的考虑,那么我们的问题自然也于生死无关了。所以,你是否愿意为了理想忍辱负重呢?

2.

P256

这个其实也很上面说的一样的道理。其实孔子对人类的行为是十分宽容的一个人,仔细读来,也没有那么多腐儒口中的斤斤计较。就这个来看,你只要不助纣为虐,只要不“小人穷斯滥矣”就都有可以接受的地方。无论你选择自己坚定的一生,还是为了安全改变自己的做法,都可以放在台面上讲。所以,孔子时代的儒家鄙视的是什么,你可以逃离理想之路,但是你不能背叛理想,更不要说背刺其他奔赴理想的人。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3.


P262

为什么这样行为的人会说一个“难”呢?这大概就是本卷前面有一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个“难矣哉”,“难”的大概就是这个了吧。我们的生活常识也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一个正直敦厚的人,是很难被抱怨的,而出了什么事情大家通常会抱怨那个平时斤斤计较,偏爱蝇头小利的人。这其实大概也就在于,大家内心对于忠信等美德的偏爱叭。而下面这句话也更直观的展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这里面的“远怨”,“难”,“君子”等词,又何尝不能看做是孔子他老人家对于看到这些句子的人的苦口婆心的劝导呢?

P26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