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写到:“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太阳难以直视,是因为其过于耀眼;人心难以看透,是因为人善于伪装。
很多人,前一秒还在跟你推心置腹,后一秒就在背后给你捅刀子。
这世间,最难猜是人心,最凉薄也是人心;最美好的是人心,最可怕的也是人心。
世间真正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妖魔鬼怪,而是残酷、善变、冷漠的人心,人心险恶,世态炎凉。
正如我们今天的诗人所言:“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纵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只是短暂的,一般都能渡过。而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红尘俗世中,已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生活的人们,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不曾觉察到它的可怕和险恶。
而面对黄河浊浪排空须臾的险风恶狼,却不敢渡过,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险恶,而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我们今天聊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今山东人。
宋琬在清初的诗坛上极负盛名,有“燕台七子”之称,王士祯曾赞其曰:“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
当时大家读到他的诗,感叹说:“今日诗宗,乃在莱阳。”
宋琬生于明朝末年,其家世代为宦,书香盈门,高祖和父亲都是进士出身。
宋琬自幼聪慧,才华傍身,少年扬名,21岁时就以高才生的身份得到进京深造的机会。
他是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入清后却屡遭磨难饱受打击,以至于十年间两度含冤入狱,把人世间的苦楚都尝了个遍。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
十年踪迹十年心。时光溯回,要问燕台才子宋琬48岁到58岁这十年的经历,他一定会告诉你,不是在狱中,就是奔波在鸣冤的路上。
所以,命运于宋琬而言,总是充满太多的变数,似乎有意捉弄他一样,赋闲八年后,其再次被牵连遭诬入狱,不过这一次很快得到获释。
直到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历经多年奔波,宋琬终于得以含冤昭雪,再次被启用为四川按察使。
只是,从壮年到暮年,宋琬的十年的时间就在这饱含怨恨和颠沛流离中划过去了,不是空白,而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这如何不让他心绪难平呢。
但是,接连的打击,也让他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够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慷慨悲歌,砥砺前行。
也就是在这段磨砺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了深刻的体会。
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渡黄河》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清•宋琬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
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
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须臾:一下子。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
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
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
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
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
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
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翻说:反而说。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
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
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
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
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