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了些公众号里面是关于断舍离的,这个观念也刷新了我的认知,以为也没有像被人那样买买买,但是钱也没存下几个还负债累累,今年开始创业,手头上没有积蓄,但是孩子的学费房租生活费等硬性开销一样不减,加上创业收入不稳定,生活总是捉襟见肘,曾几何时总认为自己是个生活的白痴,现在才慢慢的真正的生活,偶然间看到些关于极简生活的文章,觉得里面的观点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1.正因为拥有的衣服数量很少,才能带给人毫无负担的便捷与舒适,不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对衣服进行管理、呵护和收纳。购买东西少而精,反复穿,手洗,减少破损。
感悟:以前都是为了省钱,总是买低廉的衣服,虽然买的相对不是很多,但是每到换季也真的会丢很多衣服,特别是生完孩子后买的衣服就更少了,相反买的时候就会买特别喜欢的,而且买的衣服相对来说穿的频率也会更高,哪些束之高阁的都渐渐被丢弃了。还有一个感触是有了孩子,很多时候丢洗衣机真的洗不干净,一些污渍时间久了即使手洗也很难洗干净,所以换季也就被丢掉了。接下来我会买真正喜欢的衣服,二来尽量手洗,特别是发现衣服上有污渍晚上洗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手洗干净再机洗。这些生活的尝试现在才意识到,有些晚但是也不晚,我把这些细节教会给我的孩子,她能受益一生就不晚。
2.衣服和鞋子都代表了我们自身。人们总会先以外在的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而了解一个人的内在难免会被排在了解外在之后。一旦从外表就被判定“对这个人没好感”,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失去被了解内在、进而成为亲密朋友的机会。
感悟:这说的跟《你的形象价值百万》里面的观念很像,你的形象包括衣服鞋子总体搭配外在形象等就像一本书的封面,如果封面和谐又有亮点,总有人会忍不住翻开多看几眼,反之如果形象邋里邋遢我想没人愿意跟他多接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生活的品味,不是说一定要买名牌,而是在自己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内尽量买高品质有质感的东西,他的使用率和价值也更高,这才是聪明的花钱。
3.人只有在匮乏时,才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感悟:是啊,太感触了,人在生病特别是病入膏肓的时候才会惋惜,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才会明白钱财乃生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亲情友情爱情是生生不息的,人的幸福也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从现在起学会经营自己的亲属关系,培养自己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
4.穿衣不将就——只留下最适合自己的衣服。如果真心想要减少衣服,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凑合能穿的衣服真的是你在凑合着穿而已。换句话说,凑合能穿的衣服其实就是不怎么合适的衣服
感悟:如果只是为了凑合而已就是不合适,不合适的就很少会在去穿,或者穿也带来不了想要的自信与喜欢,所以买自己最喜欢的,穿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的,不合适的丢弃,当下次翻开衣柜才发现都是自己喜欢的就不会那么纠结,不会有那种,打开一柜子的衣服缺没有一件自己喜欢的或没有自己穿着特别满意的。
5.穿喜欢的衣服,一整天都会拥有好心情
感悟:的确,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会带来自信,带来开心,会心情愉悦,好的心情一定也会带来好运。
6.想带去旅行的衣服才是真正需要的衣服.你希望穿去旅行的衣服才是你真正的、理想中需要的衣服。
感悟:这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当有些衣服穿有不想穿舍弃有舍不得的时候,可以想想,如果去旅游必须要带的衣服,如果用的上就带用不上就不带,这样或许就知道这个衣服倒是是不是必须要的,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欢的。
7.舍弃“无所谓的衣服”,才会懂得拥有并穿着心爱衣服的幸福
8.每天大大方方地穿着心爱的衣服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愉悦和自信,我终于懂得,买衣服和穿衣服的意义就在于此。
9.发现没有合适的衣服时,就是精简衣橱的好时机
10.舍弃不再适合自己的衣服,并在每次购买衣服时深思熟虑。只要能坚持这么做,“适合自己的那件新衣服”的形象便会逐渐鲜明起来。长此以往,你的衣橱里就只剩下适合自己的衣服了,这样就能无限接近理想中的“零压力衣橱”
感悟:当断舍离后,丢掉不合适不喜欢或使用频率不高的衣服时,在添置衣服一定会深思熟虑,到底缺什么衣服,需要什么衣服,买什么品质的衣服,选择时候就会更加理性,挑选到最适合的最需要的使用频率更高的必需品。
11.每天反复进行的细微而繁杂的取舍选择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
感悟:你的选择构成了你的人生,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构成的,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做符合你理想生活的方式一步步去行动去实践。
12.只是减少衣服,那个选衣服时犹豫不决、穿了又脱、焦虑不安的我就不复存在了。房间里东西变少,想乱糟糟都很难。东西越少,就越能发现很多装饰根本没有必要
感悟:东西越少心情也轻松,最近也舍弃了一些东西,家里看着就宽敞多了,干净多了,心情也敞亮很多。舍弃一些不要的东西,少而精,精而美的生活。
13.定期将物品全部搬出,重新整理收纳:如果希望过上使用少量物品的舒适生活,就必须将壁橱和收纳柜里的东西全部搬出。这样才能非常直观地看到自己到底囤积了多少东西
感悟:我觉得要定期整理,每天整理一个角落,比如今天整理了鞋柜,发现有几双已经不合适的鞋子就应该果断的丢掉,脏了的鞋子就立即拿去清洗干净收纳起来,这样鞋子就可以轻松放下当下最合适的鞋子,就不会担心鞋子被扔一地。
14.看不见的收纳反映出一个人的本性。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是这个家的真实状态,才是居住在这个家里的人的“隐藏本性”。
15.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做到极致。
感悟:就是突然觉得每天要专注于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把工作做好,把日子过好,把生活活好。
16.五周菜谱循环表:有效解决吃什么的问题
感悟:每天的确也是会挺纠结吃什么的问题,每天买菜也会头疼,一个是花钱的焦虑一个是吃什么的焦虑,今天开始制定食谱,先践行一段时间再看看。反正开始记账滞后,花钱基本都是在可控范围内,对生活的掌控感增强了很多。
17.每天收纳一个角落,然后保持这个清洁度。
感悟:昨天已经开始在践行,每天收纳一个角落,昨天整理的衣柜,今天整理的是鞋柜并洗了鞋子,明天整理孩子的玩具区,一天整理一点,收纳家也是在收纳规整自己浮躁的内心。
18.简单又有效的存钱法——不买自己不满意的东西。随便买几件替代品花费的金钱,加在一起轻轻松松就能超过原本想买的那件东西的价格,而且内心还无法完全得到满足。
19.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体验真正的满足。正是这样的体验让我控制住了“浪费癖好”。这样才能真正花钱买贵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却能真正省下钱。购买真正想要的物品,物欲自然会消失
20.不要动不动打开购物软件 浪费时间和金钱 只需要 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写在笔记上 在一天集中购买即可
感悟:嗯,有道理,已卸载了淘宝、抖音,留了一个拼多多。因为有时候会在上面采买写菜品。现在也慢慢做到了把真正需要的先记录,到时候集中采买。每周在拼多多上买1-2次早餐半成品,不过这个慢慢也要多研究早餐的新吃法,早餐也要吃的更健康。
21.经历了3年使用少量物品的生活后,极简生活给我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拥有的物品数量减少了,房间变得更加清爽整洁了,我觉得改变最大的应该是我的“心”。使用少量物品的生活为我带来了点点滴滴的改变,让我一步一步不断成长。过去的我有太多的虚荣与掩饰。“拥有的物品数量”其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卑程度”
22.丢掉不需要的东西,开始在空荡荡的房间中生活后,我找回了置身其中的那个“普通的自己
23.富足感源自内心,我们会发现幸福早已充满在寻常无奇的日常之中。立志成为极简主义者后,很多人会感受到幸福与运势提升,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目前拥有的一切已经足够,发现这点就能感到幸福。
感悟:我从去年大量看书学习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减少购买,目前还是会有些匮乏感,老觉得买不起的那种贫穷感有时候会不自觉的跃上心头,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历练,一是买真正需要的东西,二买高品质高价值的东西。让自己由内而外的产生富足感。
24.“一日一舍”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天丢弃一件东西
感悟:每天丢掉一样东西,可以践行,今天开始丢掉一双不合适的鞋子。
25.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26.人到中年,更感受到简单生活的可贵,弃去不必要的家居物品,弃去不必要的生活负累,给家和心灵一个更宽广的空间,学习极简生活,购买自己真正需要并喜欢的物品,珍惜并用好身边的每一个物件,每天保持家和心灵的整洁,真正让生活简而美~
读了《一日一舍》,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开始丢掉不合适的不喜欢的不需要的东西,并且开始坚持每天丢掉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丢掉了不要的东西,家里就更干净更整洁更宽敞,内心也会慢慢更加宁静。然后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要买真正需要的,高品质的,提高生活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