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分娩成情感纽带
2.宝宝哭声中的学问
3.用母乳哺育宝宝
4.把宝宝“贴”在身上
5. 和宝宝一起睡
6.把握平衡与界限
7.学会分辨育儿建议
1. 让分娩成情感纽带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妈妈和宝宝需要彼此陪伴。这个时期的亲密接触能使宝宝对妈妈亲近的天性,以及妈妈关爱、照顾宝宝的本能与生理需求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时的宝宝最需求妈妈的呵护,妈妈也渴望照顾宝宝,这是妈妈与宝宝早期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
2,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分辨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慢慢地,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而且能独立做一些事情以后,就可以逐渐延缓回应速度,让宝宝学会等一等。学会回应宝宝的信号,绝对是对未来的一次成功投资。当孩子年龄渐长,问题更多,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这些简单的问题时,你会庆幸及早与宝宝建立了沟通。
3,用母乳哺育宝宝
母乳喂养是一个不仅牵涉到妈妈和宝宝,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决定。那些成功采取母乳喂养的妈妈和宝宝,都有全力支持的丈夫和爸爸。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有重大作用,但有些妈妈觉得需要为此付出太多精力,所以放弃这种喂养方式。
但妈妈们应该了解母乳喂养对自己的好处:宝宝每一次的吮吸,都会使你的身体产生激素(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些“哺育激素”不仅会帮助你形成“母亲的直觉”,还会帮助你的身体分泌乳汁,让哺育更轻松。
4,把宝宝“贴”在身上一一尽量多抱宝宝
这种育儿方式对宝宝和父母都有益。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抱着的宝宝很少哭,他们仿佛忘了什么是不满和烦躁。除了表现得更快乐,宝宝发育得也更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将需要用到哭闹上的精力转移到自身的成长上了。
另外,宝宝还可以观察到父母忙碌的生活。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父母来说,把宝宝背在身上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到哪儿,宝宝就到哪儿,再也不用为了宝宝而不能出门。
5. 和宝宝一起睡
睡眠共享似乎比其他亲密育儿方式更容易引起争论。世界上大多数宝宝都和父母一起睡。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上睡眠共享这种方式。别担心宝宝会赖在你的床上不走,他会离开的。对于夜间需要与父母亲近的宝宝来说,一起睡眠共享的时间不会很长,但会让他终身受益。
6. 把握平衡与界限
常有这种情况:你本来一心想给宝宝所有他需要的,最后却变成给他所有他想要的。这种情况会让妈妈们精疲力竭。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可以把你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彻底“颠覆”,可想而知,你在满足他的需求时,一定会忽略掉自己的需求。
亲密育儿法虽然不是最轻松的育儿法,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异,或者只是由于最近不顺心,都有可能导致你无法时时遵守亲密育儿法的原则。育儿其实是一项因人而异的工作,而且每个宝宝都有独特的个性,很难找出一种最好的方式来对待所有问题。你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宝宝沟通。
用亲密育儿法提供的所有方法,一旦沟通成功,就记住这个有效的方法,坚持使用,如果发现有的方法不管用,就改造它或者放弃不用。最终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你和宝宝一定是最好的。
7.学会分辨育儿建议
育儿中最“难”的部分来自对自己的否定,比如“我根本不知道宝宝要什么”或“我跟宝宝完全不能沟通”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了解宝宝,有能力很好地处理和宝宝的关系,育儿就会简单许多。相互了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而亲密育儿法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一种沟通方法。这需要你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但这是值得的。
早期的亲密育儿会让你今后与孩子的交流更容易,不仅是在婴儿时期,还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理解和回应宝宝的能力会帮助你在他长大后仍然可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使你能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只要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在他的任何年龄阶段,沟通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