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坐在深圳回北京的火车上,我想的也是这个问题,工作或者考研。那一年我大二结束了,马上大三开学了,和很多之前的人和很多之后的人一样,大学的头两年,我过得混乱而不堪,当时没有手机、没有太多的电脑游戏,但是一样做了很多和学业无关的事情,打牌、追女孩、弹吉他、抽烟喝酒混日子,整个大学阶段,我成绩最好的科目是体育,而作为外语类院校学国际贸易的学生,我的英语差点没及格。十几年后,我到上海一家著名的高校看望在读的外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宿舍里面,我看到的是一个接着一个头戴耳机专心打游戏的学生,他们的大好时光如同我昨日的牌局,被荒废掉了。为什么相似的故事会不断上演?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也许就可以回答很多问题,包括应该考研还是应该工作。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家庭里充满了功利主义的思想而浑然不觉,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常常被告知,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好大学、考好专业、找好工作,然后呢?很多孩子拼命努力学习,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似乎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突然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啦!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我们的教育没有给我们一个终身可以追求的东西,一个我们充满热情而热爱的东西,我们把道路当成了目的,大学是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为未来的事业做准备的,所以大学给我们的学位并不重要,甚至可以没有,比尔.盖茨就放弃了、乔布斯也放弃了,巴菲特到了沃顿这个顶级商学院后发现没什么东西可学的,他就退出了回到了家乡。但是我想很多人是需要大学里的学习的,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而这些本来很早就应该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得到的,巴菲特11岁就开始买卖股票了,乔布斯从小就对电子科技充满了兴趣,15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做出来工程师水准的仪器,而通常这个年龄,我们多数人都还在反复的做着各种复习卷子。
所以,当韩寒准备退学专职创作的时候,老师们不无担心的问他以后靠什么生活,韩寒笑了,我也笑了,你看,对于未来,我们的师长们更多关注的是大学学位和工作本身,而不是我们。
爱因斯坦说过,所有问题的答案一定要超越问题本身才能获得(大概这个意思),所以纠结于该考研还是该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一百个人会告诉你工作怎么怎么好,另外一百个人会告诉你考研会怎么怎么好,你该听谁的呢?任何一百个人都不是你,你应该关注的是你自己,你喜欢做什么?你的热情在什么地方?什么是吸引你可以为之奋斗的东西?工作或者考研只是你实现你的理想的一个手段而已,就像是川菜还是粤菜本身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你想吃什么而已。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从偏僻之地而来,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英语啦,在一个所有专业名称前面都有“国际”两个字的大学里,似乎他的未来已经被叫停了,然而他发现他喜欢上了计算机、互联网一类的东西,在其他同学都去找高大上的商贸金融一类工作的时候,他默默的离开了北京,有些落寞的来到了杭州,好不容易被一家小小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所收留,而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阿-里-巴-巴。
回到二十年前的一个午后,在我们宿舍老五破烂的床上,我随手拿起了一本书,不知道是他从哪里搞来的,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那是一本关于国际金融投资的书,介绍了很多投资大家和他们的故事,我第一次知道索罗斯,知道了外汇交易,知道了金融市场,我热血沸腾,像是看到了一见钟情的女孩,我的人生被锁定了。我收起了混乱的生活,考上了研究生,学的是国际金融,并且从债券和黄金交易员开始了我至今仍然乐此不疲的金融职业生涯。
好啦,说了这么多,该工作还是该考研,答案不在任何人的手中,而是在你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