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读完全书感概高加林的曲折人生,也为他和巧珍感到意难平。书中的高加林出身贫寒,但他有才华,有文化,有跳出农村,成为人上人,过上有城市户口、过固定工作的稳定日子的抱负。然而生活却充满曲折,每次境遇稍有好转,伴随而来的变故就从天而降。读完全书也明白,人生的桎梏不是贫穷,而是取舍抉择。
上世纪80年代初,黄土地上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个农民的儿子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取功名”,依靠知识改变命运,高加林的父母,拼死拼活把儿子供上了高中,可惜高考失利,作为村中少有的高中生,他得以进入公社的学校当了老师。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村支书的儿子同样高考失利,对方顶替高加林当上教师,高加林那双握笔的手,不得不在命运的捉弄下,扛起了生活的锄头。在失去了教师岗位以后,高加林一度十分沮丧,他远大的理想被眼前农村贫瘠的土地所阻挠,直到他遇到了巧珍。上帝关上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高加林与巧珍不顾世俗的眼光相爱了,爱情是一种神奇地力量,它让高加林一下子便从灰心丧气的情绪中,重新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爱得暖流浸过了精神的冻土,新的生机便勃发了,爱情使高加林对土地重新唤起了一种深厚的感情。
这时另一扇窗也为他打开,他叔叔转业回乡,成了地区专署劳动局局长,虽然高叔叔明确表示,不会为家人安排工作,但底下人为了溜须拍马,还是偷偷以煤矿招工的名义,把高加林借调到县委当宣传干事。才华横溢的高加林,很快就在这片天地里施展开来,地区报和省报已经发表了他写的不少通讯报道,也许这段时间,是高加林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才华出众的高加林,也引来了黄亚萍的青睐,为了跟他在一起,黄亚萍抛弃了正在恋爱中的张克南。在爱情与理想之间,高加林在虚弱心、功利心的促使下,选择了后者,他抛弃了曾在他失望时给他温暖和慰藉的巧珍,选择了有才华、有学识、有家世的黄亚萍。
命运馈赠的礼物,背后往往都有难以承受的代价。高加林的这番行事,惹怒了克南的母亲。一封举报信递上去,县委立刻严肃查办,他的职务被开除,城市户口被剥夺,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最终他又跌回了原点,但这次却再也没有那个安慰的姑娘,巧珍嫁人了。
才华出众的高加林,困住自己的,是自己的短视,和自己所作出的一次次错误选择。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往往就是捷径,说到底,决定命运的,从来不是人生的起点,而是漫漫长路中一次又一次选择。读完整本书,就像读到了每一个现实中的我们一样,无知的年少轻狂,总是幻想总是期待,总是把眼光放在自己得不到的事物上,就像陈奕迅歌里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用了好大的劲,可最后一无所获,反而弄丢了真正值得的东西。人生就是一盘棋,每走一步都需仔细斟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值得,很重要,认清自己才能落子无悔,太浮躁了就容易走错路,甚至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