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是成功持续发展的根本无意间听到罗胖在谈到华为的成功之经谈到:当一家公司什么金手指都没有,什么阶梯也没有,它只需要有一个东西,那就是以用户为重,为用户创造价值。华为的为用户创造价值,说直白一些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自己的成长。他们满足客户的需求实在尊重并赢得客户的信任为前提的。他们不止为产品负责,更是为人负责。为什么这么说?
罗胖举例说到华为的“铁三角”,这个铁三角是打破部门壁垒的协同作战。客户服务、产品、交付,紧密融合为一个目标。让组织内部可能有的部门角色统统占到客户面前去,去感受销售一线的问题。这是真真切切的反馈市场一线的问题,密切联系客户,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一线。
华为的成功归根到底,他们重视客户,为客户负责,所以他们才能掘地而起。这又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阿那亚公司,那是一个90%的复购率和90%的转介绍费率。都是业主复购,这个房产商从不做广告。何以有这样的业绩?根据马寅的介绍,让我们看到的用户的需求是他们成长的驱动力。上面的两个事例,我们看到了未来商业成长的模式以人的需求为本。哪里有需求,哪里就用商机。
反观商业的发展,再回过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以人为本?教育是人的事业,它更是重视人的需求与发展。时代发展,需要怎样的社会人才?我们的课堂应该建立的什么课堂?最终还是要回归学生的需求,他们的期盼,现在学生厌学,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教师的课堂缺乏生动有活力的生活元素,每个教师都知道要遵从学生心理和生理和认知等进行教学,但是这份任务说的轻松,实践是艰辛的。但是从教不是走马观花,随意撷取,我们必须为人负责的态度,担起社会的责任。举个例子,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讲,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课前学前调查是否到位?课后学生疑惑是否补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是什么?关注时下的一些综艺,感知青春的元素,或许能让我们的课堂有了一线生机?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以人为本,不仅是商业开发的契机,更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突然,我的脑中冒出了潇水讲透三国演义,《三国》中人物性格单一,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诸葛亮的智。这种单一过于扁平,这种类型化人设可能招致批判,但是三国群星,至今根植人们心中。我想这其实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渴求,是读者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社会的召唤,满足了人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
归根结蒂,文学创作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这样的作品才能传遍街头巷尾,才有恒有的生命力。无论哪个领域的发展,一定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