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是想读的书太多,但时间又不够。
那怎么办呢?
我想到《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提到的“主题阅读法”,可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细读这部分内容,并且决定来实践一下。
“主题阅读法”是在原书的第二十章“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精华在此章最后一页。
主题阅读方法
准备阶段
1.根据主题确定书目。
2.检视阅读此书目,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
分步进行
1.阅读已挑选好的书目,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创造中立词汇引导作者达成共识。
3.建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串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
5.分析讨论。
以上是纯干货。看不懂?看不懂就对了。
下面是故事时间,我将通过生活中实例来说明,怎样进行主题阅读。
电视台需要制作一期谈话类节目,名字叫《各抒己见》,将由你来负责组织策划。
当你接到这个任务应该怎么做呢?
可以先做一个流程图,明确每一步应该做些什么,再在里面填充内容。
访谈节目流程图
1.前期准备:确定选题,寻找合适嘉宾。
2.录制前:做好策划文案。和嘉宾见面沟通。
3.录制中:根据策划文案和嘉宾有问有答。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4.录制后:制作后期,剪辑出片。
其实这就是一次主题阅读。
参加节目的嘉宾就是主题阅读中的图书;组织策划人即是主题阅读的人;策划文案是在主题阅读中的大纲。问答和讨论都是在主题阅读时,和图书的“对话”。
只不过图书不会主动说话,而是要经过读者的认真阅读,才能把书里的信息解读出来。
每本书都是自成体系,读者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书里面的内容和观点。最后,也需要读者进行归纳总结。
——END——
随便写写:
在写毕业论文时会用上主题阅读法,
而现在是因为书太多,自己挑花了眼,
所以再一次想到主题阅读。
我自己实际使用时,会和书上方法有些出入。
这个不必强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最重要的是读到自己身上去,
活学活用。
*****************
今天在写文章时,想的这个故事,
刚开始觉得不错,可以解释清楚。
但写完后又觉得是不是太复杂了?
说故事是一门技术活,我还在入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