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聚”激活新时代人才动能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同志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在北戴河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蔡奇指出,专家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党中央对人才事业的战略擘画与殷切期望,引聚人才信念之光,深耕青年成长之壤,构筑开放聚才之巢,全力托举天下英才共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以“仰望星空”之志,引聚人才信念之光,筑牢思想根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崇高的信念如同璀璨星光,其力量穿越浩瀚时空抵达人心,亦需忠诚的传递者将其汇聚、转化,方能照亮前路、孕育生机。 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人才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率先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带头在思想深处筑牢尊重知识、敬畏人才、服务创新的政治自觉,深刻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地位。要大力弘扬并躬身践行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不仅宣传榜样,更要以自身对事业的忠诚与热忱去感染和点燃人才心中的报国火种。要主动担当“宣传员”与“播种者”,深入科研院所、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心用情讲好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乡村振兴一线、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默默耕耘、矢志创新的奋斗故事,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尚情操蔚然成风,引导人才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的时代洪流。

       以“春苗沃土”之育,深耕青年成长之壤,激发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将青年人才这汩汩“活水”引入精心耕耘的“沃土”,施以阳光雨露般的政策滋养,构筑畅通无阻的成长渠道,方能使其在时代的河床上激荡出最壮丽的浪花,真正成为驱动事业巨轮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党员干部要拿出“伯乐”眼光与“园丁”情怀,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念,敢于为崭露头角的“新苗”“青苗”搭建破格成长的阶梯,主动在项目申报、评优评先中为青年人才“开绿灯”“架桥梁”。要精心构建全链条培养“育苗圃”,推动完善青年人才在重大项目担纲、重要岗位挂职、重大任务历练的机制,鼓励他们在实战中“挑大梁”“当主角”,切实为其压担子、铺路子。要倾力当好“后勤部长”,聚焦青年人才普遍关切的安居保障、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健康医疗等“关键小事”,拿出硬招实招,推动政策落实落细,解决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扎根创新沃土,竞相绽放蓬勃生机,确保“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力量源源不断。

       以“百川归海”之怀,构筑开放聚才之巢,广纳天下英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引聚天下英才,既需筑包容万象之“海”以承百川,更须铸多维协同之“翼”以举众鹤。这“海”是破除壁垒、活力迸发的创新沃土,这“翼”是精准服务、全球联通的坚实支撑。唯有二者交融,方能使四海才智如活水奔涌,令八方俊杰似云鹤齐翔。党员干部要争当改革“破冰者”,积极推动搭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干事创业平台,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科研管理、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政策,让全球英才真正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要甘做服务“勤务兵”,在涉及人才切身利益的出入境便利、长期居留、科研设备通关、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学术交流等关键环节,提供精细化、“一站式”、有温度的管家式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要勇做合作“搭桥人”,积极拓展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渠道,主动为人才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牵线搭桥、保驾护航,鼓励他们在世界科技前沿“拏云”弄潮,让智慧的源泉在开放包容的生态中奔涌不息,切实强化国家发展的人才支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 朱月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