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时间很慢,慢到等一封书信要好几天;从前,人心很暖,暖到爱一个人可以用一辈子
1.爱书人的圣经
这本书的作者嗜书如命却又一贫如洗,直到这本书的出版,与其说是书,其实全部是信件合集,在没看之前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小说,看了几页发现全是信件,心里不禁想,这也叫书吗?但是等我继续看下去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本薄薄的册子有着巨大的魔力,让人心里非常温暖。原本只是买书与卖书间再乏味不可的商业来往,但是就是这种单纯的买卖关系竟成了长达二十年、有着多人参与的越洋友谊,信件中处处流露出一种素未相识却情投意合、互相都爱书的无以言表之情。
2.“距离”与“等待”
人本是一座孤岛,在写信的年代,每个人的信随着时间流逝和空间的隔离,很难将大脑里的东西全部呈现给对方,书中两个人通信的时间长达二十年,而留下的内容不过薄薄的一个小册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从纸质信到短信再到微信,聊天成本越来越低,我们想说的话转瞬就出现在对方屏幕上,我们动不动就是几千条微信和六十秒的语音,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又有多少呢?与此同时,相信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回想小时候写信的日子,因为信中不能写非常多的内容,我们必须字字斟酌,在每句话落笔的时候就像完成一个大工程,亲自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好地址、贴上邮票,寄出的刹那间脑海中想象对方收到信的喜悦,再沉静耐心的等对方的回复,珍惜着每一封来信,正是这种“等待”的过程,保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一旦我们的交流变得非常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相盼、两两相望时,某些情意也将变得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如同很多不能见面的情侣,在等待的过程中愈发知道这份感情的来之不易,在不能见面的日子里,我们是彼此的牵挂,每次见面前会倒计时,会心心念念,相聚的时间也不想有一丝一毫的浪费,反而少了许多无意义的吵闹,回到了以前最纯真的爱情模样。
3.奢侈的慢时光
如果没有疫情这个世界快到一天可以跑好几个城市,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到很多人,但越是这样越感觉身体和灵魂无处安放,在喧闹过后留下了什么。一个好的故事能让我们短暂脱离现实、离开这个时代,抱着自己,把灵魂放在保护伞中。越是难过越是迷茫不知所措的日子里,不要轻易做决定,读一些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书,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留一个夜晚给自己,享受一下奢侈的慢时光。
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欠它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