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奇妙现象,刚辞了职的年轻人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样梳妆打扮,穿鞋出门,但目的却不是为了寻找下一份工作,也不是去赴某场约会,而是“假装上班”。
关于“假装上班”的体验,就《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十级冲浪选手momo们表示:
每天早出晚归,那模样像极了贼娃子在流窜踩点‼️
“假装上班”太抓马了,不仅要早九晚六,还要假装有收入+假装公司有节假日福利。
而一旦撒了“在上班”的谎,再苦也要挺下去。
有的甚至把“假装上班”当成一种新型职业来对待,不仅要演戏演全套,还要演出新意。
“假装上班”,上出了一些宝贵经验
到了周六,一定要分清楚日期,别一不小心演过头了。
虽然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但是无疑都坚持了下来。让人不禁疑惑,“假装上班”的意义何在?年轻人为什么热衷于“假装上班”?
Part.1
处在否认状态:自我需要一个转圜
众所周知,上班和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除了少部分人能把两种状态融为一体外,大部分人这两种状态都是有明显界限的。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辞职,突然从工作状态解离出来,人在心态上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期。
出去走走,看看花、赏赏月,亦或是一个人呆在某处,思考人生,都是我们适应的过程。
这是客观上的生理需要,在辞职的那一刻便油然而生,纵然有暂时的悲喜将它掩盖,但是不久,它终会席卷而来。
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经济压力或者特别极致的工作需求,很多人在辞职后,都倾向于休息一段时间,用来提升职业技能、构思未来,亦或者单纯的放松身心,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帮助我们增加生命体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
但是,如果我们把失业的消息告诉家人朋友,这件个人私事就变成了大家的公事,每个人对失业的看法都不同,而感知能力是一种生物本能,就算他人没有明说,我们也可以从肢体语言、表情变化中体会到他们的态度、看法,终日在他人的审视状态下,难免会被干扰。
这对于自我界限强烈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同时又无法拒绝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家会倾向于“假装上班”,从根本上隔离问题。
Part.2
心理距离客观存在:有限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向别人坦率地表达自己,自发地、有意识地向另一个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通俗来说,就是把有关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
每个人都有隐私,也有自我暴露的欲望,这种欲望受亲密程度、自身性格以及现实情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很难对他人做到百分之百的自我暴露。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下,人们被不断地要求独立,要求边界感,要求强大的个体意义,以致于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
而自我暴露又存在风险,当你在在讲述自身过往时,不仅在向别人暴露自己的信息,也在暴露自己的情感需求,将自身的弱点展示在他人面前,如果不是面临特别亲近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难做到。
此外,年轻人已经脱离学校,正逐步承担责任,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我封闭。
“我不想告诉父母,他们会担心。”
“讲了又能怎样,他们也帮不上忙。”
“我怕别人看我笑话,说起来是失业,是大环境不好,但谁知道他们背后怎么想,估计在想,为什么不辞退别人,反而辞我。”
……
种种因素之下,反倒是“假装上班”比较好,一个人独自承担,也少了他人的指手画脚。
Part.3
自我防御:维护社交形象和信心
社交情景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构建自我形象,掩盖或放大某些特质,以形成别人对自己的认知,简单来说,社交形象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维护社交形象,本质上是在满足“他人期待”,父母期望子女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不惧风雨;职场希望员工能够抗击风险,游刃有余;朋友希望我们珠联璧合,如影随形。
这些期待有些时候像灯塔,激励我们不断突破,向前迈进,有些时候,又像沉重的枷锁,让我们羞于接受他人失望的眼神。
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是社交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人一旦失业,短期内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没有找到一份不啻于先前的工作,都会影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进而影响自己的社交形象。
当自己的社交形象在他人面前崩塌时,一方面影响自己的社交质量,可能后续社交难以开展,另一方面带来心理压力,增加自我的负面评价和情绪。相比较下来,“假装上班”反而是一个垂手可得、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让我们在工作的失衡中可以暂时保持生活其他方面的平衡。
虽然很多人说,“假装上班”是一种掩耳盗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与初却认为,年轻人“假装上班”也没什么不好。
人承受压力都是有限度的,当所有压力在瞬间齐聚而来,很有可能会造成自我的崩溃,而“假装上班”,恰恰给了我们一个缓冲地带,让我们能够用更长的时间来应对生活的各种变故,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