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过度的混乱,衍生出了许多的门派用以治理天下,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儒道法墨这四家。
春秋战国故事的开始是因为周天子越来越无力管控各大诸侯,诸侯国的诸侯觉非等闲之辈,而且他们通常世代都呆在自己的封地中,早就建立起了威望。那些领土大野心大的诸侯王不断吞并小诸侯国,虽然被周天子平定了叛乱,但是诸侯王们又想到了新的办法,去攻打在周的领地之外的领土,这样周天子不会去阻挠他们扩充领土了。这样的情况越到周的后期便越无力镇压,乃至最后再贤能的君主也对那些逐渐强大的诸侯王无能为力了。周朝的分封制还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每当别人立功时所分的领地都是周天子自己拥有的领地,因为周朝不可能将分出去的领地再分给别的立功的诸侯王,那么那些向外扩充领地的诸侯王立功后就要拿周天子自己的封地当作奖赏分给立功的人,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让诸侯王们的领地越来越大,周天子自己的领地越来越小,没有领土,周天子就没有税可以收了。周朝不断的开拓疆域,兵力便会越来越弱,不断平定诸侯国的叛乱也会让周天子下一次的征讨更力不从心。
这样不稳定的局面最终被打破了。周朝最后的几个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周厉王为了开辟财源,让所有的山川河流都称为他的附属,去那些地方狩猎的时候都需要收税,这样的制度自然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此时的周朝已经实力与名份都消逝了。
三年后,人民百姓终于受不了周厉王不人道的治理方式,转而发起了暴动,周厉王逃走,将朝政大权交给了大臣们,这样没有天子的时间过了十四年,从这里我已经能看出来周朝日渐衰落了,如此荒唐群龙无首的日子竟然过了这么久,那么这荒唐就已经蔓延开来了。
十四年过后,周宣王即位,虽然他并没有向周厉王一样盲目的扩充自己的财富,而是选择了征战四方,增加自己在朝野上下的权威。最开始的周宣王一直处在不败的状态下,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是士兵有可能因为常年征战越发的劳累,二是周宣王有可能因为常年不败所以越来越自大了。
周幽王,也是我们熟悉的一个“狠角色”,增加新的税务,废嫡立庶,各种令人不解的操作令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的灭亡摁下了快进。各个少数民族都开始对周幽王产生不满的情绪,很快便发起了对周幽王的攻击,周幽王就这样被灭了。
虽然周幽王废嫡立庶,但是最后还是那个被废的嫡长子还是被立为了皇帝,称为周平王,周平王之后的时代也被称之为东周。
在这个时候,周平王已经无法约束诸侯国了,周朝也逐渐分崩离析,周本身再没有权威了。那么此刻谁来主持这个混乱的天下也成为了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
还是没有人能够取代周天子,因为在当时周天子仍然有个名份,他们仍然是周朝的人民,在乱世之中,不成为众矢之的,名正言顺的对别人发起征讨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成为一方霸主,又要名正言顺,那么就有了各个国家开始争霸的历史。
其实如果就是这样不断的循环不同的霸主倒也没有特别多的事情发生,但是在春秋时期毕竟只有五霸,不断更替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并不是每个霸主都愿意尊重周天子,有一些人更加的愿意攻打城池。
在春秋的后期农业发展十分的迅速,国家都发展的很快,战国的硝烟也就更加的浓烈,小的诸侯国逐渐被瓜分殆尽,大的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时间的争名夺利便开始了。在这个时期,被杀得君王共有36个,篡权,内乱。王国的国家共有52个,诸侯王都四处奔走抱起社稷。这个时代的腐烂就连以礼仪之邦著称的鲁国都沦落到陪臣职国政的地步。不过尽管在鲁国君王已经没有权威了,也只能算是中毒最轻的一个国家。这个混乱的时代,就被称为战国。
此时再一次出来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时代,你将怎样“活着”?
首先是人人都可能会想到的自保,在战国时最著名的自保方式便是隐居,而隐居时常是道的代名词。这样的逃避并不是一无是处,道的可取之处是他起码做好了自己,独善其身不去再给这个乱世添乱。但是这样的大道问题也很大,他无法改变乱世的形式,如果所有的贤能之人都归隐山林,那么在政治场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坏。最后这样的恶不断的蔓延,你再想去归隐便不可能了。这样的情况不可能让你在生存下去,如果放到了现在,你可以逃向国外,但是当你放了国外就真的是天堂吗?
在战国,其实最吃香的应该是法家。为什么呢?因为法家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最重要的东西时效性。他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成功地让人们再也不胡作非为。尽管法家的诱惑很大,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法家很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而从而引发暴乱,说白了,法家没有把人当成人来看,而是一个机器。你杀的人越多,你的功勋就越大。严刑峻法,就是用来形容法家最好的词,一个轻微的过错都有可能让你诛九族,甚至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都有可能会因为你的过错而遭殃。法家用法律逼迫你听话,若你想反抗,便加重刑罚,形成暴政。当一个国家的治理变成暴政之后,就会有人受不了,要起义,如果起义成功了那么便又成为了乱世,再进一步就会有更强大的人控制朝廷,再一次使用法家的话,又有可能形成暴政,那么这就成为了一个死循环。所以说,实效性并非一个长久的选择,在法家治理的时代也只能是被压制的住后短暂的安定。人被压制住后的生活是不快乐,不幸福的。
法律是社会的根基,但是他并不是社会的全部。社会是基于人的快乐的,而法家没有这样东西,他只看到了人的黑暗面,而没有去融合美好,不过这个特性确实挺适合像战国这样的乱世的,乱世之中的人不就是失去了人的色彩的“人”吗。
法家还是有意义的,在人们造反作乱的时候,法家可以做到用最快的速度压制暴乱,从而之后再生出的小偷小盗都可以被有效的控制。但是你用法律治国要起到的是安定的作用,不是压制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和平的时代用法,那么他就只能是一种规则。法律是一个底线的规则,而不能是一个治国的主要策略。
我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兼爱非攻节用,兼爱指的是不自私,懂得分享,非攻是反对侵略战争,因为战争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更是用人的血肉堆积起来的残酷。节用指的是拒绝铺张浪费,因为一个贫困的时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上层社会的人不懂得节省,奢靡之风四起。乍一看,墨家的思想每一点都很有道理,从人人平等到试图激发人的善心善念,从而实现和平美好的愿景,似乎墨家说的每一个点放在哪个时代都很适用,但这就是问题所在。墨家说的话更多的是空话,因为贵族,怎么可能不做到不奢靡,而人人平等不管在怎么样的时代都会出现阶级分化,这是人的特性。墨家所想象的治理方式更像是理想中的乌托邦,不可实现的梦。
我们最为熟悉的如家也有自己的不合理性,就比如是不是能短期见效的。不过儒家的合理性可能相比不合理性更多一点,他是一套完整的治国方法,不像墨家,他的制度是可以实现的。
各种不同的制度,我们也可以用在班级之中。
我们的班级可能更适合用儒家的治理方法来治理我们的班级,因为班级中不可能用发夹的暴力的法家的方式来处理一切事情,这种方式只能让同学们积累压力,从而在某一个时刻爆发。
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我们所可以用到的这里方式是不一样的,主要要分类考虑,不能盲目的推崇一种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