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03,11-16-2,告子章句上16-2》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今天是丁酉年辛亥月庚申日,十月十二,2017年11月29日星期四。
上一节,孟子说,人的尊贵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天爵,是绝对性、本有性、平等性的;一种叫做人爵,是外在性的。
天爵是什么呢?仁义忠信这四种品德,仁是慈爱,义是裁制,不欺为忠,无妄为信。"不欺为忠"这是一个否定句式,如此有力!如此深刻!一语抵万军之众。其功效之大,足以使凡人成超人,原因有二:一是有常,就是性情中和,爱乐有常,直与德性层面的中庸相对,岂非超绝!二是无倦,就是对于中庸之道,欣慕无厌,须臾不离于道,岂非为圣!
上一节的学习是解释性的,类似于引论,而这一节则直陈大义,论述的是目的性的关系。
孟子说,天爵人爵之间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紧密互动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又存在着相因的原理,也就是说,以哪一个为目的,作为成因,将决定结果,先后次序不能乱。
次序一个乱,世界整个坍。
所以《大学》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换言之,不知先后,就是背道。
孟子以古人今人作为角色代表:古人代表以天爵为目的的一方,今人代表以人爵为目的的一方。
开锣Pk。
古人以天爵为目的,就是说,一心以仁义忠信作为可爱可求的目标,对于人爵,则抱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态度。事实上,道德即隆,名誉自著,社会性的职务,即人爵,不求自至。
这是有其内在机理可以解释的——社会机制本身也含有自动自主地搜索优秀人格的"大数据"功能。由此可知,以天爵为目的,人爵从天爵,就会双双俱得。
今人以人爵为目的。以人爵为目的的今人,并不是完全不知天爵的功效,但他的心不在仁义忠信的追求存养上,一心扑向人爵,他就是要名声、求富贵,他把仁义忠信当成一个招牌一个工具使用。一旦出了名有了钱占有了地位,就把仁义忠信当成无用的东西扔了。这是不知仁义忠信为何的人。首先,利用天爵追求人爵,这是把人爵当成终极目的,已经是不知天爵是可贵的,这是初步的迷惑状态;其次,等到实现了人爵的目的之后,就把天爵扔掉,实不知人爵必须要有天爵的内在支撑才能得到保持,这就是“惑之甚者”了,就是陷入更大迷惑状态中的人。
由此可知,天爵人爵的关系具有同步性,得之俱得,失之俱失;
但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天爵不就是人爵,因为天爵不具有入世济世的功用;
人爵不就是天爵,因为人爵没有彰显天命之公的功用。
所以,读书人要警惕"为学而学"的弊病,道不虚尊,立志就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济世精神。
而作为社会规则制定的管理者,则要警惕只顾着解决问题的功利主义的弊病,官不虚设,务必做到始终清醒,始终公正,始终保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