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了,也已经到了《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年纪——22周岁。
以前在想,法律为什么一定要规定22周岁,现在自己到了这个年龄,也明白了个中道理。22岁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从稚嫩渐趋成熟,从无畏到思考与顾虑……从这些开始,对一个家庭的组建与担当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心智上的,物质上的。
无论是在空间说说,微信朋友圈或者是微博,交情好的朋友还是泛泛之交,都在描述着对婚姻的最初幻想。美好的,未知的,期待与彷徨,踌躇满志与忐忑不安。
记得看过一句话,大概是这样的:婚姻就像考试,突然间有人提前交卷了,便也开始不安了。的确,从现在看来,那些提前交卷的人的确是幸运的,我们且叫他们幸运儿。因为他们比谁都能体验到试毕那种压力宣泄后的酣畅淋漓,在碰到难题时耳畔响起一句温婉的“没事,加油”那种力量的积聚。
且祝福这些幸运儿,保持幸运,永远幸福。
而那些还在考场内的另一批学生们还在绞尽脑汁,苦苦做着一道道难题。孤独的数字,孓然的空格横亘眼前,把心挖空一样两眼看着这些数字,看着这些空格,恨不得把自己心掏出来直接贴上去,凑成一个答案完事,同时茫茫然地又瞥了瞥信步离开考场那洒脱的背影。
你可以吗?要不走吧?好想出去玩啊!真的不想呆下去了!真的好浪费时间!他们真的全做完了吗?
面对各种各样的原因,家人的催促,还有世间的种种约定俗成。有些人无可奈何地成家了,有些人仍然与至亲站在彼此的对立面。姑且不讨论孰错孰对,或许根本就没有孰错孰对。一个希望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婚姻,我的未来我做主;一个以过来人的身份希望儿女能少走些弯路,为你好。
归结一个字“爱”。
也许是,在爱的方式上南辕北辙,在爱的表达上各执一词。
就这样一个朴素无华的“爱”,为何要彼此撕扯,彼此伤害?本为至亲的人犄角相对,执矛攻盾……
90后这一代,本为崇尚自由,追求自我的一代。追求无羁无绊的生活,追求无束无缚的人生。因为我们深知,马儿没有了缰绳才能跑得更远,尽情驰骋,风筝没有了索线才能飞得更高,纵情飘然。同样,我们理应对彼此的婚姻有着自己与父母不一样的看法,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选择。这看法、观念与选择根植于这短短的几年阅历,虽然略为空洞,但却是自己的累积与沉淀,比一切都显得重要。
不过,在这个过程上必将难免争吵,怒目相对,难于调和。当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放空自己,不去想,不去理。说不定,原已的固执就变为妥协了呢。
生活总是顾此失彼。当你想驻足看一处风景的时候,也许赶不上最晚的末班车。当你想张开双臂慵懒地晒晒太阳的时候,也许已夕阳西下。
因为顾此失彼,才能珍惜有加,不敢肆意辱弃。说不定徒步前行亦有一番难于窥见的美景,日薄西山亦是一场温婉柔和的洗礼。
有一种爱,是发酵而来的。
莫急,对的人,必当有一份对的情;对的情,必当于一个对的人。
若邻 20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