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都在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想要自我成长,早起,读书,写作,努力工作,学习家庭教育,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只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内心就无比感动,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不起,直到我看了周岭的《认知驱动》,“价值”两个字触动了我,“我这样做有什么价值吗?”
很快就联想到我目前在做的事业,我一直在追求“我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我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和生活方式?”根本没有思考我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所以我一直在碌碌无为地努力着,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劳动报酬,但是谁不希望同样付出一份时间和精力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取收益呢?虽然很早之前就了解这种“边际成本低”的模式,但是始终没有深刻思考其中的底层逻辑和内在价值。“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
回想自己关注的设计大咖和身边的牛人,似乎都在履行这一原则,不管是用心做教程吸引同行的关注,还是用心做案例吸引用户的兴趣,都是在创造对他人有利的价值,如果我想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就必须要思考如何创造对他人有利的内容,要从“我想要”转换到“我能给”的思维,从这个维度再去思考我能做什么。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持续不断的创造有价值的努力一定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