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院长的知识体系里知道,要给孩子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就千方百计给他创造机会,让他每一次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感觉。这不,今天是他朋友的生日,正好上星期天看房子的过程中,发现有个楼盘提供了做蛋糕的机会,所以毫不犹豫地给两孩子报了名,今天下午两个孩子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来做蛋糕!
两个人用心做的蛋糕,和别人相比,历时时间短暂,蛋糕上摆放的葡萄、橘子等水果较少,做出来的成品看着毛里毛糙的,但这是两个人一起做成的蛋糕,尤其放在生日当天,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们俩,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过程;同时,他俩做蛋糕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情感的过程!
今天这个经历,肯定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们制作的过程以及最后作品的呈现,还是有一定缺憾的,现复盘如下:
1.上面提到他们的作品毛里毛糙的。除了从不熟练上面进行归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缺少了“凡是向内预备备”这个重要的环节。
说白了,大人没有做过,也没有见过蛋糕房做的过程,咱要买的蛋糕都是成品的,所以说当让两个孩子去做的时候,不光孩子的大脑空空,其实我也感觉到懵逼了。
试想,如果在做蛋糕之前,我们先找个做蛋糕的小视频,我和孩子们一起看看,了解一下,定个调,究竟想做怎么样的蛋糕?也许就不会像我们在做的时候,懵懵腾腾的,完全看着隔壁的邻居怎么做?我们也照着这么做,这和考试的时候抄作业差不多?这是隔壁是原创,那我们做成的就是抄袭的了!
2.凡事向内预备备,不但知道做的过程,还可以合理安排两个人如何分工?如何统筹协作?因为事先没有安排,心中没谱,所以就显得没有章法。两个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自己擅长什么?怎么样做出来的成品让自己满意?稀里糊涂的上了战场,发现自己没有拿枪,拿炮,思想上的枪炮!
当然了,所有的经历皆馈赠,今天这个做蛋糕的过程,再次印证一个道理,“凡是向内预备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中,在行动中建真章!当想到这里的时候,那今天做蛋糕的意义就又增加了一条,凡是向内预备备,不打无把握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