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孟母三迁,言传身教

孟子的故事总是给人启迪,今日听来更为突出。孟子家贫,母子相依为命。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今天推着波娃去采风,路上仔细又琢磨了一遍。这一次我注意到,这个故事里边有一些细节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育中惊醒。

第一是孩子的特性。孟子好模仿,喜好四处寻求知识,所以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如果是寒门苦读型的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型的孩子,第一个环境也可成就。

第二是环境的构成。也就是环境可以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坟场大院儿的孩子比较野,市井小区的生活比较杂,书院学区房的生活比较儒雅。但可以看出孟轲小时候都乐在其中,可见其兼容并蓄,乐在其中的品性。

第三是孟母的教导。首先是持久力,孟子每天看到他的妈妈就是在织布织布织布,而不是什么挣钱干什么;其次是观察力,孟母对环境对孩子影响的观察力可以想见其日常生活中与孟轲言语中可以带给孩子的影响;再次是决断力,孟母可以为了教导孩子把一天劳作的成果毁于一旦,此种魄力必然影响孟轲的为人;最后是警惕性,就吃猪肉一事来看,孟母绝不允许任何会导致孩子出现错误思想萌芽的机会。

当然还有很多外界因素导致了孟轲成为孟子。但仅从上边三点来看,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至少要负担66%的责任。 除了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选择外,其他两项我们都可以为之努力。即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还是可以诱导其向既定的方向前进,而不至误入歧途。

肩头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山高万仞孤白首,

助得清泉汇江河。

奔腾入海涛千尺,

回首谢恩云里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