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求助: 自从当了家委,它占用了我很多时间,参加各种活动、收资料费、组织学校活动。只要学校有活动老师就给我打电话了,拒绝的话我实在说不出口。我家孩子在班里属于中上等,在班里不打架、不惹事,老师对我们也没有特殊照顾,感觉就是老师的工具人。最近不想干家委了,但是担心辞了以后影响孩子,以后见老师尴尬请家人们给点意见,谢!。
主要没其她家委圆滑,老师就喜欢找我干活,让我心里不舒服的是用着我了嘴巴可甜,等回头找老师帮忙就又是一个样子了,(孩子坐在墙角看不见不想去学校)最后还是送礼才给孩子调换了位置。
看到群里学员发的信息,当时正忙,想着也不是一句二句能表达清晰,也想看看大家的想法。
晓君老师:做为家为委,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要有付出的发心,积极配合老师,主动承担责任,看得远,因此老师对她女儿格外关注。晓君老师说,咱付出,老师其实是看得见的,其她家长也是看得见的。关于坐位问题,我是让孩子自己想的办法,锻炼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妍丹:一针见血的帮分析利弊,其实是让求助本人看到问题,直面问题。院长讲过要有合理的期待,且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可以把这事当成自己成长的一个契机,先从调整心态开始,也给孩子做一个迎难而上的榜样。心态决定状态。
陈老师:作为家委会家长和老师双重身份看问题要全面,更有高度!自己即是老师,也是家委,所以特别理解老师,也都是主动承担、积极配合。把心态放平,千万不可有功利之心。当家委对孩子一定会有正能量的作用,培养他的担当感,言传身教最可贵。
丽荣老师:对于家委,表示大多数孩子内心应该是愿意让家长干的,对孩子在班里的影响都有潜在的帮助,锻炼孩子也是榜样。
周南老师:其实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得到家长的配合,比送什么礼物都好。而且老师也不一定是只看成绩,成绩优秀的孩子固然会得到老师青睐,但是主动愿意帮助老师的孩子,即使成绩不太好,老师也会很喜欢。如果咱的孩子是块学习的料,再加上咱的配合,就是如虎添翼。如果孩子学习一般,咱就通过让孩子多展现自己助人为乐的品质,自己也力所能及帮老师分担点工作,老师也会更关注孩子一点。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在学校里体会到价值感和快乐,咱们的目标就达成了。
于明利:看了各位老师关于家委话题的分析,让她也清晰的得到正解了,一直怕干不好家委,怕出错影响孩子。曾经因害怕自己时间上有冲突不好意思给老师说,就果断拒绝了,现在想想真的不应该啊!再有机会我一定抓住。
接着群里周南分享,自己一直想参加家委但又担心自己太忙,会耽误,因此她虽没加入家委,但跟老师承诺过,只要班级或学校有事,她能来就一定会配合,会也力所能及帮老师分担点工作。
赵海英:1、家长很善良,不愿意拒绝老师,2、心内很弱,孩子也会弱,还是以强大自己为主,自己强大了才能带动孩子。3、不建议辞退家委会,当初是否主动加入家委会,发心是啥?如果实在没空,可以偶尔拒绝下老师,要巧妙,也要真诚表达,如刚在干啥,没看到您的留言,将这个回信息的时间拉长,错过了,老师肯定会找其她家委,或者家里啥事或公司开会等事由,只是语气是真诚表达,老师一般会理解的,拒绝一次,再答应一次,下次再再机会拒绝,慢慢真是拒绝多了,老师大概都不会那么指望叫你帮忙了,这样正好也随自己心愿。4、针对孩子坐在墙角看不见不想去学校这事,用双圈理论请教老师:你说老师这怎么办呀?你一直都对孩子非常关照,也非常好,像目前出现孩子出现这个状况,你说我也不知道咋办,作为家长,我觉着你是我的老师,你是我的主心骨。我得跟你说说,这孩子有厌学情绪,我就担心孩子以后真的厌学,可怎么办,我就想请教老师您。把老师圈过来,老师自然会知道我得跳前边儿去,或者是我得更加照顾一下,不能让孩子就是有厌学情绪,是吧!他可以这样一说,以后表达自己的需求,诚恳一些,然后这个老师肯定。看被人尊重了,被人认可了,遇到事儿就求我了,这个老师他会有价值感,他会跟咱孩子更多的去照顾吧!
杨丽:家委会就是老师管理班上孩子的助手,1、针对想辞退家委会这事,如果实在是想辞退①用双圈理论跟老师沟通,真诚表达自己家最近事多,抽不开身,并表示接下来对不能承担、不能继续配合老师工作表达很遗憾,问下老师有没好的人选;②最好家长群里有自己熟悉又肯付出的对象愿意承担并加入家委会,向老师推荐,也是给自己找一台阶,也给老师工作上的缓冲的机会。2、针对孩子坐在墙角看不见不想去学校这事,正是教育时机,是培养孩子如何看待问题的能力,跟孩子沟通: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你需求妈妈怎么帮到你?如孩子继续说看不见不想上学,家长啥说?
妈妈:嗯嗯,孩子,你刚说的,妈妈听明白了,确实坐在后面挺烦心的,又看不见,老师点回答回题要是不会,还说咱没好好听讲,妈妈感受到了。要不妈妈想办法跟老师说说看,能给咱调整下坐位么?孩子点头的话,
妈妈:妈妈跟你说呀,妈妈找老师呢,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会马上调,还一种是可能老师暂时不会调整。那马上调那自然好,就是另种老师暂时不会调,如出现第二天情况,咱得做好这种心理准备。这种情况,调不了,你打算咋做?当孩子不知道时,再举例:打比方咱去看露天电影,咱坐最后一排,看不见咋办?(引导孩子说),往前挪,往空地挪挪,再引导说在班上看不见,引导孩子可以在上课时将登子往前搬些,(当老师问,就实话实说,老师是不会批评一个爱学习的学生)每次往前搬登子,老师天天看在眼里,等再换坐位时,老师有可能就会考虑咱了。(引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杨丽老师对群里的讨论,进行总结:每个人一个角度看问题,再汇总到一起,就看到了球体的全面,我们跳出来站点在空中看,全面而客观,自己心中就有答案了。
果然咱成长营里藏龙卧虎,小伙伴们讨论热情高涨,各持己见,出谋划策,提供锦囊妙计,帮求助学友解凝释惑。
特别感谢求助学友提供案例,也感谢各位老师出手,各各都是高手!
院长说过,先开抢再瞄准,先出发再调整姿势,在奔跑中去调整姿势,想成为高手,必要先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