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留得残荷听雨声”前半句是什么?

大家品评一下,以下两组诗句,那一组更好,为何?

A. 秋阳不霰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B. 秋阴不霰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再问一句你更喜欢那对,为何?

-------------------------

问题缘起:

昨晚突然地又想看红楼梦,忽然想起"黛玉那句不喜李义山先生诗,唯独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我也喜欢前半句“秋阳不霰霜飞晚”。

“秋阴不霰霜飞晚”映入眼帘!可是,我哑口无言、目瞪口呆--老天,以前一直以为是“秋阳不霰霜飞晚”,而且不求甚解,只觉秋阳洒、秋霜飞,这种美不用深想,不用如学究一般扭折了诗句的妙境。

昨晚想把这个句子再誊下本子来,可是笔打住了,落在“霰~氵霰”,虽说“氵霰”汉字组合笔画过多,结构组合累赘繁冗,应不该是来写,但又想‘氵’也是个美妙的东西,心的灵药,有也不失性灵。姑且查查吧!

查下来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秋阳""秋陰"梗住了我!老爷我的天!以前一直是偏解文义的!不对,应该说是偏解文境的!秋阴~秋阳多么不同!虽说如此,我更还是喜欢秋阳甚于秋阴。

秋阳不霰霜飞晚~秋阳余照,虽秋,清清的、冷冷的,静静的,但也仍带有阳光金色的暖意,内心是柔美明亮的。还想黛玉啊黛玉,寒塘、老鹤、冷月、落蕊……的你终于在姐姐妹妹打趣中,添了点儿温暖的东西--真好!

而现在,似乎因一个‘阴’颠覆了我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还有我暖暖柔柔的心。

伤心了……

真的有一种要回到一千多年前找义山谈谈的心情!让他听听我的解读拯救一个后世纪年轻人人心。

有那么严重的~~因为突然地觉得心空了……

于是翻看原诗的来由,去找找李先生的真实诗句世界。啊~原来是赠友诗歌…原来是…原来是…原来是……原来是……

林丫头毕竟和李先生不同,其中差别自不必说。

不过我没有去解构查读"阴阳"两字专家学究们的解读,我想自己去听。听李林听诗行本身。再加自己有偏解文本的小性子。

……

秋阴不霰霜飞晚

秋阳不霰霜飞晚

秋阴不霰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秋阳不霰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