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老师倡导“真语文”,强调语文老师要有文体意识。他执教的《乡愁》,紧扣教材,抓住体裁特征,通过吟咏诗韵、探究结构、以物绘情等环节,品读诗歌的情韵,是一堂出色的诗歌教学示范课。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学习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反复诵读,方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乡愁》虽是用白话写的一首现代诗,却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所以,王老师抓住文本的特征,从诗歌体裁人手,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体会《乡愁》的诗“韵”。首先,王老师让学生通过快读,了解诗歌体裁,默读教材小知识,了解诗歌知识,接着王老师深情地范读了一遍,让学生在老师的诵读中体会诗“韵”;然后让学生齐读,指导学生,韵脚一定要读清、读圆;在学生正确地找出诗“韵”、读出诗“韵”后,王老师让全班读得最好的学生和最不喜欢朗读的学生进行了对比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信心。王老师就是通过学生快读、默读、齐读、对比读,以及自己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了解了诗歌的体裁特征,读出了诗歌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