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有一名篇叫做<情人>,开篇第一句是:你已经老了,可是我比以往更爱你。结尾的一句是:我将爱你一直爱到我死。这是一个隽永的故事,我年轻时有幸拜读,但其实没看懂她到底什么意思,只觉得写这个书的外国女人必定非常迷人。
西方人讲人死后或上天堂或堕地狱,天堂里有永恒的生命和自由,但是上完以后的事情没说,上天堂以后住哪个小区,要不要找班上,中午发不发饭票还是自己家里做好带着。如果一帮人光坐那打坐,那就太没意思了。中国人讲死后轮回转世,前世积德后世受益,或特别优秀的灵物修仙飞升,天上还有各种等级,你花一辈子也升不了几级,打不到几件极品装备,你自己觉得自己怪不错的,大boss挥一挥衣袖,你就game over了,大boss冲你一乐,小子你还得练啊。大boss上有大大boss,大大boss上还有大大大boss,如此往复,没完没了。当然轮回的概念来自佛教,印度的干活。但是东土大唐人会营销,转手又卖给了日本人,韩国人,藏人。又让油贩子的祖宗传到了西方。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这循环往复,这辈子我卖炊饼挣的钱我赶下一辈子的时候得带着,这样下辈子我能直接开西点屋了,再下辈子我就开希尔顿了。但凡不是穷得底吊的,临死都想办法带点,富点的就真人真马,穷点的就纸人纸马。这就催生了摸金校尉的职业。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
有人说中国人自古没有爱情的传统,两情相悦的事那是荒淫恶疾,公子王孙只能偷偷摸摸讨论,只有青楼女子放浪形骸之辈才干那事.这事怪谁呢,怪孔老二?怪董仲舒?怪周敦颐朱熹老夫子?其实中国人的爱情源远流长,翻开诗经满篇皆是,但基本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类,你要不跟我偕老你就是陈世美,咒你下辈子做骡子拉车.西方人的观念是我们在乎的曾经拥有,不顺心得换,不能委屈自己,因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图点什么,就图个顺心.这两种观念谁也不能说谁错,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彻底皈依唯物主义的蛋,我觉得还是中华的观念靠谱一点.因为追求爱情的想法是好的,但大多数是给滥用了,成为各种各样不负责任的借口,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它变成无法承受岁月无情的借口了.无奈而混蛋.
汉语几千年的诗词里,有两句我特别喜欢,其实现在也很通俗,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想想人隔千里不能相望,但是大家看到的月光是一样的.真正长久美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如北岛的诗,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在心里在梦中都是看不见的东西,都不是声色犬马,都不是矫揉造作,都不是情人节礼物,都不是拿计算机按出的数字说这点财产都归老娘名下.所以所以归根到底,全世界推崇的爱情都是一样的.你已经老了和我比以往更爱你并不成因果,因为我们追求的都是同一种地久天长.
20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