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和别人分享这样的一段话,我说:近几年我经常走出去参加学习和参加一些交流活动,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更恐怖的一件事情就是发现越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非常勤奋和努力的。
今天看了本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刚好讲到了这个观点,触动很深。其实我以上讲的那段话,也只是励志的鸡血罢了,成功人生的确很努力,但是努力对成功的影响并不如我想的这么大。
之前有篇文章《首富王健林的一天》里,谈到了首富一天的日程表:24小时,两个国家,三座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了500亿元合同……早起健身,条件允许就请警车开道,只为节省时间。在飞机上开会研究项目。每天工作12小时。
如果仅仅拼努力,我们对比一下快递员的工作强度,也能写出一篇很煽情的文章:24小时,12栋大楼,三个城区,敲开了400扇大门,递送包裹总价值50万元……早起健身(分包裹),电动车开道只为省时间。中午和哥们儿研究送货路线。每天工作12小时。
我很尊敬快递小哥,凭努力赚钱,非常牛。但努力是快递员和王健林的最大区别吗?
显然不是。王健林的效能其实高在:去哪儿、和谁签订500亿元合同,(和谁)聊项目,(花钱)请警车开道抢时间。这么繁忙,他也非常专注,从不外包健身、读书。这些都是智力、资源和自我管理,和努力关系不大。乞丐和低水平努力者,都困于“平面思维”——在最低维度思考,并且认为高层的人也一样。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是一个“高效能塔”:
• 资源层: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资源;
• 方法论层: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 目标层: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今天看到的这个观念颠覆了我对勤奋努力和成功关系的认知,对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