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处理了一起家长上访事件后,几天来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复。
周四下午正在进行本学期道德与法治的期末考试,刚刚巡完考场坐到办公桌前,打算批阅学生早上完成的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题单。正在这时,我接到了学校主管安全的副校长的电话,让我立即到他的办公室。于是,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没有丝毫耽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校长办公室,进去之后,看到了我们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我心下一阵嘀咕:看来是这个班里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年级组出面解决。接下来,在校长的陈述下,我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就在打电话之前,校长接到了一名学生家长的电话,电话中的家长很是激动,反映了班主任老师的诸多问题,情绪激动到,如果不能合理解决,人家就会立即到教育局去上诉的地步了。校长把当事的班主任和我这个年级主任叫过来,就是要求我们去接待这位家长,并且去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我和这位班主任就来到了门房,看到了这位上访的家长。当我告知她,我们是来和她解决问题的时候,她依然情绪激动地开始历数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种种“罪行”:每天群里通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不给她家孩子发试卷,用侮辱性的语言谩骂她的孩子,厉声呵斥,要求她家孩子转学......就为这件事情,她几天了没能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因为想不通,竟然生病了,就在来学校之前,他还在输液。在此期间,我没有打断她,让她把想说的都说出来。我想以这种方式,让她先把内心的情绪发泄一下,平复一下心情。终于,等到她说完了,我说:“这位家长,您先别激动,我想先问您几个问题,希望您能正面回答。”她欣然接受。
我:“从上个学期开始就有这种情况,您第一时间和老师联系过没有?”
家长:“没有,我不敢?我问过其他的家长或同学。”
我:“为什么你宁可问其他的家长和同学,都不向老师了解情况?与老师联系有什么敢不敢的?”
家长:“我知道我家的孩子自身有问题,每次发生这些事情,我觉得我家孩子没有做好,于是,每次我都会把孩子批评一顿,有时候甚至打一顿。”
我:“这样一来孩子有转变吗?”
家长:“没有,反而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我:“你今天的诉求是什么?”
家长:“我就是问一下XX老师,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家的孩子,连带着我们做家长的都受牵连?”
......
接下来,我就跟她分析,之所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最大的误会就起源于,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之间没有进行沟通,没有把很小的矛盾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导致矛盾越积越深,误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今天爆发了。另外,我还说,诚然,我们的老师有些时候气急了,偶尔也会口不择言,当然,这是不对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伤害也许就在那一瞬间已经造成,但老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去伤害孩子,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可奈何,希望家长能够换位思考一下,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考虑一下,毕竟我们面对的是50多个孩子,不像家长对着家里的一两个孩子,还经常鸡飞狗跳的。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是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完全可以对孩子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正是因为一个都不放弃的责任使然,才一次又一次地去提醒。然后,我建议我们的班主任和这位家长,就孩子以后的教育,以及家校的有效沟通达成了共识,尽量让这样的误会再不发生。当然,班主任在此前也为自己气头上训斥了孩子的事情向家长道了歉。
虽然,这件事过去几天了,但我心里一直觉得不舒服,说不出来的那种压抑感。现在当老师真的好难:孩子不管不行,管,还得把握住一个度,管到什么程度;不能打,不能骂,也还不能一个劲地夸;说得轻了,人家 不当回事,重了吧,自尊心受不了......而家长呢,你管得松了,人家说你不负责任,管得严了,人家又觉得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有的甚至还会一个电话就把你给告到学校领导处,或者更高一级的主管部门那里。并且实施道德绑架,什么作为老师没有师德,不负责任......反正,在他们眼里老师就应该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