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
今年九月初,在家附近的健身道边、公园里再次看到了它的身影。一片片红灿灿的、傲立着、绽放着,似是无声无息地出现,让人无论远看还是近观都要为其艳丽惊叹一遍。对,它就是彼岸花。
彼岸花的花期是7-9月,它的原产地是中国和日本,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栽种。在我们国内,它之前都是生长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
在我们江苏这块还未曾多见过,说到今年是我再见到它,那是因为去年我就已看见过它,路经的很多地方都成片的拥有它的身影,就连去名胜古迹中的园林景致处,一个转身也能看见红色的它。
说到认识它,能准确叫出它的名字,那是因为在某些中日拍的影视作品或是很多小说中知晓了它。也因为这些作品的描绘和对它寓意的夸大,让我对它有一丝莫名的恐惧,去年初见它时,即便觉得红艳的一片和着绿荫很美丽,但也不敢去接近或是多看它两眼,就怕沾染上不好的运气。
可能也有人不曾听说过它,那么听一下它的别称或查下它的花语,对了解它便自当不言而喻了。它的别称是幽灵花、黄泉花,梵语的名字叫曼珠沙华,它的花语寓意是绝望的爱情。
这一切也许源于它和其他花的不同之处和它性喜的生长环境有关吧。就像我文章开头的那句形容它的话,它的特殊也在于此:它的花和叶从来不曾同时存在过,它有叶子的时候你是看不到它的花,而花盛开之时从来不见它的叶子。俗话说红花当有绿叶来配,这句惯例的话从不存在于它身上。
而它的生长环境是耐寒性强、喜阴、喜湿润、也耐干旱,但它怕强光直射,宜长于疏松肥沃的土壤。虽然我从小到大都未亲眼看见过它(撇去去年和今年见到),但听爸说过,他儿时在坟山上见过,这样一想像,心理能不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吗?
它这么得“不吉利”,那为什么近两年来有人要种它呢?带着疑问,我查询了下,了解到其实在我国,对彼岸花寓意的看法和国外的不同,我国人们看着它在本就花卉稍少的夏向秋过度季绽放,且花开的颜色是国人生活中代表喜庆的红色,所以一直把它当作喜庆之花看待。而国外是在意它的特殊点,加上花开红色艳丽如血,就将它称为死亡之花。
好奇心让我在某宝和某东网站上搜寻了下,还真有花种买卖呢,有些网站还写着教导人们如何种植它。我突然间也就醒悟了,它并没有那么神秘、那么能让人产生恐惧,它也只是一种花而已。即便拥有其他花没有的特色,它仅仅只是一种花,不具备这样、那样的象征意义。
相反,虽然它根茎有毒,但其入药性的作用却很多:它含有很多种生物碱,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杀虫等功效,还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所以不能主观评判它是不祥之花。
但这一切阻止不了影视剧导演、作家等人对它的特殊点加以神秘化、妖异化......
它的特性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幻想欲望,它的传说故事也就流传下来。人们用它的梵语名字曼珠沙华编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曼珠和沙华它们一个是花精、一个是叶精,本就应顺应天意永远不得相见,但彼此间的好奇心让他们打破此戒,见了后,俊男美女相恋了,他们的恋情却不容于天地间,上天便下咒让他们永生永世只能和原来一样,独自生长、不能相见。也正因为此传说,它的花语被称为永不相见的爱情。
它的传说是比日月交替般还要心酸,比牛郎织女般的爱情还要凄凉。估计很多人会问,到底他们相恋会造成怎样无可避免的后果?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老天要这么对待他们。就为了保住一朵花的特殊习性?这未免也太可笑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永无指望的爱的故事,才令它的特殊性广为流传,令它深入人心,细问下自己,不管之前知晓它否,当你了解过它后,你能轻易忘记它吗?忘记它所带来的充斥着神秘和悲感的故事?即便它不会像红玫瑰、康乃馨、百合、茉莉般光鲜亮丽地让你喜爱,但花不见叶、叶不见花这点会让你立即想起它的名字。
彼岸花的花名看似孤独充斥着哀感,但它并不独树一帜,它拥有着其他几种颜色的品种:白色的又叫曼陀罗花,代表无尽的思念;紫色的又叫换棉花,代表不存在的完美,又称为理想之蓝;黄色的又叫忽地笑,代表死亡的爱,爱得很痛苦。
对它,我又深入地了解了很多,体会得也很多,所以现在的我正视它了,只驻足在它旁边,欣赏它一大片一大片的美,不去想其他。一个十多岁的男孩,骑着自行车行至我身边,他将车停在了路边,伸手就去拔了几株彼岸花放在了车前的篓子里,嘴里说了句:“真好看!”便又骑车走了。
我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禁笑了,拿出相机开始拍它,这是美景,不要有任何顾忌,不是吗?
下面是我拍的几张,望共鉴赏之。
彼之端,岸无涯,花永恒,人怅怀......
文前、中图片均为来自网络,文尾几张为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