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是真实的自己,烦恼也不是真实的自己。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呢?如何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呢?
真实,就是没有一个自我的存在。我在平静的湖面照见了自己的模样,湖面中的我是真实的我,湖面外的我也是真实的我——情绪与烦恼的波浪渐渐平静,内在的我才从外部世界的对境中,照见出了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永远都在那里,从未改变。只是因为眼睛,无法向内看到自己,同时无法平息湖面上的层层波浪,才无法照见自己真实的模样。
所以,如何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呢?首先是看到真实的自己。如何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呢?第一,向内去看;第二,在对境中去看,这两个动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我们在对境之中看到扭曲、变形的自己时,需要立即向内去看。外在能量的变形扭曲,与内在世界因情绪和烦恼卷起的波浪是一脉相连的。内在的负面情绪与烦恼有多厚重,外部世界呈现出来的自己就会有多么地扭曲、变形。我们向内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向外看到的自己也是支离破碎的。
换言之,外部世界的呈现,就是内心状态的一种映射。所以要想看清真实的自己,首先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化解自身的烦恼,从而使得自己拥有平静下来的能力。
此处你需要记住的是:“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我即一切,一切即我。
打破了境中的那个小我,才幡然醒悟:何必苦苦执着于境中的那个自己?真实的那个自己一直都在。他活泼,敞开,无拘无束、无缚无著;他对世界没有索求,对自己也没有过分的要求。
那个真实的自己,原来就是如实地呈现生命在当下每一分、每一秒自然的状态。不造作、不迎合、不焦虑、不恐惧、不抓取、不控制,放任自流,飘洒随意,放荡形骸于千里之外。
生命因爱而开始,生命因爱而揭开篇章。每一次从笔尖的流露,都是因爱的融合而抒写。自然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
此时,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如果一个人如此闲散自然、随心所欲,那如何穿衣吃饭?如何在工作、家庭中履行他该有的责任呢?毕竟生活是很现实的,吃穿住行需要金钱,家庭关系需要经营维护,工作同事需要合作忍让。一时间,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与焦虑,都变成了一种无形的束缚。
你说,我也想要活出自我,我也想要自然随意,我更想要挣脱眼前这痛苦不堪的生活!可是挣脱了眼前的生活,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挣脱了这些,就代表我可以不用穿衣吃饭?不用与纠结的家庭关系相处了吗?不用面对工作中与同事的磨合和矛盾了吗?
其实,与携带着这些捆缚前行相比,我们通常更害怕的是被这个世界所遗弃。更深层次的恐惧来源于,害怕自我失去了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与融入的窗口。这种恐惧心理是捆缚现代人无法活出真实自己、压抑自己的本质原因。而这种原因,来自于对真实的自己的最大误解——真实的自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也并非肆无忌惮。世界是多变的,而我们自己在其中永远拥有着选择的权利。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中有这样的画面:
出租车上,一位来到一线城市打工的年轻女孩,接到上司让她回去加班的消息后,崩溃大哭。出租车司机给予她安慰,女孩子声嘶力竭哭喊着说,“我已经连续加班了一个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只想要正常下班回家。可是,他们还要让我回去加班,我受不了了!”说完失声痛哭。
一位外卖小哥坐在餐厅里,夜深了,餐厅几乎没有客人。也不知道这位小哥收到了一条怎样的短信,他坐在空旷的餐厅中失声痛哭起来。餐厅中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还未打烊的厨师店员。这位厨师免费给他煎了一份牛排,拍了拍他的肩膀......
都说现代人的崩溃是悄无声息的,外表看上去非常平静,但是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这是因为在他们崩溃之前,早已经在内心积压了太多太多的负面情绪。直到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会将他压抑的情绪引爆,一溃千里。
活出内在真实的自己,包括不压抑内在的情绪,也不过度通过释放情绪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真实的自己是——如实地看到自己,同时如实地看到他人。我与外部世界与他人之间没有对立,没有控制与被控制。我从当下的那个小我中抽离出来,去看待当下的那个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以及对方想要表达的意图。只是如实地去看到,不带有一丝的黏连与猜想。然后,通过处在中立、客观位置上的那个我,去寻找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
从当下的那个我出发,思考要如何做,才能使彼此都可以更好地明白对方的意图。让当下的那个自己,在表达自己意图的时候,不带有偏见与私心,而是发自真心,希望我们彼此都会更好。
既不迎合,也不自私自利,给予他人选择的权利,同时也给予自己更多创造的可能性。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伪装,不造作,不停留在头脑的构想之中,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