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伪装的面具那一刻舒服多了,也许是去年太过热闹了,突然一下回归到独自一人的环境时居然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睡觉一个屋里有人,吃饭和别人在一块,下课了也是好多人。。渐渐的我在社交上如鱼得水,人情世故一套一套的从容处理,可是我也好久没有正视自己的内心过。关于过去极少再缅怀了,这对于未来发展是件好事,但我永远不忘的是曾经的少年。
记得以前有个姐姐说大学大千世界小心被花花绿绿迷乱了双眼,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的确是被迷失了自己,曾经的我可以在某一方面做到特别成熟的地步,而步入大学慢慢的我失去了很多主见,随意听从他人。其实自己内心世界是应该随从自己,但有些时候是别人懂的会比我多一点。而听从别人的意见有一方面的好处就是,有些时候自己太过主观了,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在身边提醒自己。不得不说有些时候该吸取别人的意见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取决于当下的情况和对事件的正确分析。未来我大概是在主观和客观间中和吧。
感情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个词叫坠入爱河,但人投入情感时往往大脑中的理智是很难维持在正常的程度上。而有些时候失去了理智的人在感情中往往不贴近现实,而且还会使事件变得更糟糕。最怕的还在年轻的时候就随便承诺吧,承诺是个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思考的承诺那往往就是一张口头支票,再好听也是虚无缥缈的。如果说两个人珍惜好当下,过好每一天的生活,那么可能承诺是可以继续的,而如果贴合事实那么就有可能实现了。但有些时候在情感当中人往往是无法保证完全的理智,因为爱上了便急于盼望未来。如果说有一个神奇的设定是穿越到二十年后,那么每个人或许可以试一试,如果你未来是跟现在这个人在一起,那么你们要好好珍惜。如果不在那么更好好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光,不负对方不负自己。
经常看到别人的爱情经常了好久,我就会想同样是同龄为什么就无法像身边的人那样呢?想了想近几年身边的人我发现,她们绝大部分都缺少了和我一样的共性,没有这种共性的灵魂无法和我共度时光的契机。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我这个人后天太过偏激,在我的精神深处总是藏着很多极其复杂的精神需求,需要时不时的娱乐,文化,戏剧,知识。也许别人的三观都是九年教务来的这种传授得来的以及一部分个人经历得取的,但有一部分他们的三观思想是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中源源不断的吸取的,这也孕育了这种人独立人格的由来。他们不单单由一种主义思想来构建人格,而是由多中思想文化构建而成的复杂型人格。就像鲸鱼,有的鲸鱼发出的声音其他的鲸鱼都听得见,而特殊一点的鲸鱼发出的声音由于声呐的不同只有一小部分同类听得到,因此这一部分鲸鱼这生要等很久才能等得到同伴。这就像徐志摩所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遇到那样一个灵魂伴侣之前,我不再想耽误任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