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久以前就明白活化教材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始终没有系统地去进行尝试。参加“聚焦英语课程核心理念,回归教学原点”的教学观摩活动时,我深受宫文胜老师的英语写作教学讲座内容的影响,思考在我的初一英语教学上如何把阅读课的基本指向目的作为写作,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尝试这样的方式运用到课堂当中。
马上就要上到阅读课了,我开始分析教材文本的结构。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大段落,于学生而言,文字、段落编排上都会给他们留下难易指数较高的初印象;但再仔细看看内容,又发现它是一个总分结构的小短文,那么活化教材的机会来了!
(一)备课
教材调整如下图所示:
Step1 Pre-reading
出示两张整洁的房间图,用单词、句子描述,引导学生将两句话用and连接起来描述;
出示一整洁一不整洁的房间图,引导学生猜测but的含义。
Step2 While-reading
(略)根据调整的文本内容讲解课文
Step3 Post-reading
1.复述课文(根据所填写的表格)
2.选择3a中的五个物品填写Where栏,在完成五个句子的书写。
(二)实际上课中的小惊喜
1.暂时罢工的多媒体
到教室后,发现多媒体并不能使用,嗯……那就只好开始我拙劣和画功了!学生纷纷“哇”出了声。
2.温暖的I have...造句
S1:I have some money.
S2:I have my English teacher.
S3:I have Charlie.
T:I have you.
...
3.有趣的“忘事佬”三连问模仿
戏精S:Where is my money?
Where is my pen?
Where is my Charlie?
T: I’m here.(我只是配合表演......)
4.精彩的课文复述
合上书本后,学生大脑里就只会有文字的模糊记忆了,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图画、表格等形式辅助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日常的背诵我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让大家去记忆必备部分。
最后的复述中,我们带着无奈的语气说出了“Gina always asks.”,我引导大家加上了一句Kate的答语:“I don't know.”
写着写着,我脑子里突然又蹦出何不再加一个建议的描述呢?这篇文章我并没有做过多的情感升华,加上些建议的描述不仅拓宽他们的语用能力,也能恰到好处地升华情感。晚自习的时候可以加进去!
整篇文章的教学处理我还并没有完全将指向定位于写作,因为具体的方案并没有系统生成,后期会继续尝试这种方式运用到课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