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焕发活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陷入这样的“评价定式”:

· “Good job!” “Excellent!” “Well done!” 这些口头禅脱口而出,但孩子们的反应却从最初的欣喜变得平淡甚至麻木。

· 小组活动后,我总是匆忙地给一个整体评价:“This group is the winner!”,却忽略了组内每个成员的具体贡献和问题。

· 对于回答错误或沉默不语的孩子,我常常以“It's okay.”草草带过,或者直接请下一位同学回答,未能抓住促进他思考的契机。

        我意识到,我的课堂评价似乎成了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程序:它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引导他们的深度学习。

      高效的课堂评价绝非简单的“表扬”或“批评”,而应是一个及时的、具体的、发展的、引导性的教学工具。其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而不仅仅是评价学习(Assessment OF Learning)。

      因此总结出以下关于提升评价质量的观点:

1. 从“空洞赞美”到“具体描述”

  · 低效评价: “You are so clever!” (过于抽象,关注天赋而非努力)

  · 高效评价: “I love the way you used the new word ‘fantastic’ in your sentence! That's a great word!” (具体指出好在哪儿,强化了好的学习行为)

  · 我的实践计划: 今后表扬学生时,一定要“言之有物”。例如,不说“Good reading”,而说“Your pronunciation of ‘th’ is much better today!”

2. 从“单一结果”到“关注过程”

  · 低效评价: 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

  · 高效评价: 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I see you tried very hard. Can you tell me how you got this answer?” (即使答案错了,努力的过程也值得肯定,并能从中发现误区)

  · 我的实践计划: 在设计问题时,多问一些“Why?”和“How?”,并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展现出的策略、合作精神给予及时肯定。

3. 从“教师主导”到“多元主体”

  · 低效评价: 评价只是老师的“特权”。

  · 高效评价: 引入学生自评(Self-assessment) 和同伴互评(Peer-assessment)。例如,用“ thumbs up/down/middle”让学生自我检测理解程度;在小组展示后,引导其他学生说“I like your... Maybe you can try...”

  · 我的实践计划: 制作简单的自我评价表(如表情符号:️  ),让学生在学习后快速自评。培训学生如何使用“两个星星一个愿望”(Two stars and a wish: 指出两个优点和一个建议)的方式进行同伴互评。

4. 从“终结判断”到“发展性建议”

  · 低效评价: 给出对错的判断后便结束。

  · 高效评价: 提供清晰的、可操作的改进步骤。“Your answer is almost there! Remember we learned the ‘-ing’ form? Try it again with that.”

  · 我的实践计划: 对于薄弱的学生,不再说“No, it's wrong.”,而是尝试拆解问题,搭建“脚手架”:“First, can you find the subject? Good! Now, what does the subject do?...”

接下来,我决心在以下方面做出改变:

1. 准备“评价用语清单”: 制作一张便签贴在讲台上,上面写满各种具体的表扬语和引导语,提醒自己告别“Good job”综合征。

2. 设计“评价工具”: 为不同课型(对话课、阅读课、写作课)设计简单的自评和互评表,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3. “抓住错误”作为教学资源: 不再害怕学生犯错,而是把典型错误看作宝贵的教学契机,引导全班一起分析、改正,化“危”为“机”。

      评价是教学艺术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它不应该是冰冷的判断,而应该是温暖的阳光和精准的罗盘,既能照亮孩子的学习热情,又能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告别低效评价,让我们的每一句反馈都真正赋能于学生,让英语课堂因为评价而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