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有效流量:流量很大,但大家都只看不买,怎么办?【刘润5商2期】

概念:有效流量

有效流量,是连接流量和高转化率的桥梁。获得有效流量,就是让你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用一个公式来进一步理解有效流量:有效流量 = 目标客户 x 恰当场景。目标客户,就是合适的人。恰当场景,就是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获得有效流量,就是让你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

有流量,说明你抓住了用户的眼睛;有转化率,才说明你抓住了用户的心。

举例:

1. 城市周边的度假酒店,想找到我的“有效流量”,怎么办?周末出去住一晚的,通常是长居城市的小夫妻,想带着孩子一起远离城市,亲近自然。他们就是你的有效流量。可是,他们在哪里呢?我猜一定有人已经把这群人聚在一起了。试着上微信搜索,“周末去哪儿”,看看有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微信公众号。真的有?那就对了。去联系他们。他们的读者,就是你的有效流量。

2. 登山社群内资助很多户外教练和登山向导。你想想,你哼哧哼哧跟在登山向导身后,正在痛苦地往上爬,一抬头,那个品牌的英姿,就高大地出现在你面前。实在是太精准了。这位登山向导所带领的户外爱好者,就是这个品牌的精准用户。他们用一件衣服,就收割了这些“有效流量”。

3. 像阿迪达斯、耐克、安踏等运动品牌,会给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专业跑手准备装备,并且按名次进行奖励。“跑手装备”就是为这些品牌收割者运动人士的“有效流量”。

延伸概念:

1. 社群经济

社群,就是因为某个共同点而聚在一起的人群。从我们今天说到的销售公式,“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的角度来看,因为这个共同点,社群,就是自带高转化率的流量。

社群经济,是基于这个共同点,构建一个高频交互的人群,然后向这个人群销售高度吻合这个共同点的商品,以获得极高销售转化率的一种渠道模式。

运用:背后的商业逻辑

我们知道,“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潜在客户通过某种渠道进入你的销售漏斗,比如进了你的门店,访问了你的网站,在微信里向客服咨询,就是“流量”。

这个潜在客户可能会下单,也可能不会。有多少潜在客户,最后下单,就是“转化率”。你的商品,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化率。

下了单,会买多少东西呢?买完衬衫,有没有搭配一条领带?买了领带,有没有配套一个袖扣?每一个客户,每一订单,消费的价格,叫做“客单价”。

社群经济,为何让虫妈邻里团能成为赢利的1%?不是因为它比天猫有更大的流量,而是因为,它卖的高品质生鲜水果,非常契合这个社群的共同点:追求安全、美味食品的邻居。所以在销售公式中,虫妈邻里团极大提高了转化率。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罗辑思维能卖书。因为罗胖卖的书,契合了这个社群的共同点:求知好学的网友。你试试让罗辑思维卖水果,让虫妈邻里团卖书,效果可能都会大打折扣。

小结:如何寻找社群经济呢?

想要开始社群经济:

第一,找到一个共同点;

第二,用一个载体,比如微信群、公众号、网络论坛,聚集符合这个共同点的人群;

第三,给这个人群提供最符合他们的共同点的商品。

思考题:

有一次我看新闻,说一些未婚的漂亮女孩子,喜欢买头等舱出行,就是为了能在飞机上认识高净值人群。你觉得,这是她们的“有效流量”吗?为什么?

答:

不算是有效流量。

① 航班时间周期短,“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甚少,转化率极低;

②头等舱那些高净值人群并不是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很可能没有共同点或者是“这些未婚漂亮的女孩子”没有卖点,转化率就低;

③ 在头等舱的人内能沟通的条件:邻座,很有可能是女孩子,很有可能是已婚男士等情况,转化率又大大降低。

④ 未婚漂亮的女孩子与高净值人群相比。我强敌弱,联合评估;我弱敌强,单独评估;敌强我也强,单独评估;敌弱我也弱,联合评估。

换个角度来说:用《猎场》里面的一个场景:郑秋冬上的MBR课程里面就有钓金龟婿的漂亮单身的女性。这个“恰当的场景”更便于吸引“目标客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