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交流少不了倾听这一环节。同样,作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学会积极倾听很重要。
但你真的懂得倾听 的真正意义吗?比如说,当你的同事跟你诉说完她的烦恼时,你是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及建议,还是选择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深沟通呢?如果你的选择是前者,说明你并没有真正学会积极倾听。
在《高绩效教练》一书中,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教练,要充分关注教练对象对问题的回答——包括关注其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感受。如果这种关注不发生,信任就会消失,教练也就不会知道接下来的好问题是什么。”
同时,“倾听也是一种技巧,需要全身贯注和加以练习。”像我们平时经常说要学会倾听,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还是很少。我们会不自觉地抛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打断了与对方的交流。
正如那句话,“既然我们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那么我们的听说之比就应该是2:1。也许教练要学会最难的事就是闭嘴。
既然倾听的过程很重要,那么,作为教练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作者约翰.惠特默给出了几点建议:
1.措辞和语气。教练对象的语调会显示出任何值得倾听的情绪。比如说,单一沉闷的语调可能是在重复毫无新意的想法,富有活力的声音会暗示这新思想的觉醒和更大的动力。当你试着去留意教练对象的措辞和语气之后,你会发现许多隐藏的意义。这其实是有助于教练理解并更好地引导。
2.身体语音。除了倾听,也要留意教练对象的身体语言,不能肤浅地观察。毕竟嘴里说的,和肢体表达出来的,有可能不是同一回事。而这时候的身体语言将会更接近真实的想法。
3.回顾。无论教练拥有多么清晰的感觉,在过程中时不时地跟教练对象进行回顾,总结谈话的要点都很重要。这会保证正确的理解并让教练对象放心地知道他呗完全地听到和理解了。
4.自我察觉。优秀的教练会应用自我觉察来仔细监控自己的反应,教练对象的回答会影响教练的情绪和判断,教练的这些反应可能会妨碍其客观性和超脱性。
5.移情。它是反应心理扭曲的一些术语。简单来说,移情就是”将自己童年时期对身边重要人物的感觉或行为模式,错置于当前人际关系中的某个人身上“。在工作场所中一个最常见的验证就是权力转移。
6.反向移情。它是移情的另一种复杂现象,发生在权威人士、领导人或教练身上,他们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产生的一种无意识的移情反应,或持续依赖或持续抗拒。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关于积极倾听的技巧,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几点,分别是重述、复述、总结、澄清、鼓励自我表达、不评判、不批评、不依附、倾听潜能和用心倾听。
看似很简单,其实还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而这些技巧,在我们平时的职场交流或生活中,也是挺实用的。只要你多去练习、多去实践,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