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的心里有一个巨大的前提:无论孩子成绩怎么差,妈妈都不会抛弃他,会一直支持他;别人家的孩子即使再优秀,也不及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在孩子的心里根本没有这样的前提,他从始至终得到的都是否定自己的负面信息,因此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深深的怀疑。很多孩子会认为妈妈讨厌他,嫌弃他,甚至会产生厌世自杀的心理倾向。
作为父母,无论孩子如何我们都不会抛弃他,但作为孩子他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抛弃他,因此总是在父母的恶言相向下觉得父母并不是真的爱自己。因此父母应该表达自己的爱,不仅仅只是在行动上,也要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无论你优不优秀绝不会抛弃你!”给孩子完整的爱不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爱的能力。
了解了知识的“诅咒”,我们就会发现,对同一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们有同等高度的认知。我们需要一遍一遍地向他们传达我们的认知和理念。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我们同样需要不厌其烦地向员工传达我们的共同愿景。
具体到班级或教学,主科老师辛辛苦苦争分夺秒地给学生讲课或让其改错,学生总是不情愿甚至讨厌主要学科,他们最想上的科目反而是不需要考试的科目。因为学生不知道老师的目的和好心,只感觉到老师是在逼自己,他们当然不乐意。作为老师我们忘了告诉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和老师的期望。所以老师要不厌其烦地传达给学生老师对他的期望。
无论管理者怎么做,方案怎么设定员工都会有意见,认为不公平,正所谓众口难调。学校的高考监考名单一经公布,好像炸了锅,一个个老师去找领导诉说自己的诸多委屈,说明自己的惨状,各种推诿不乏其中。
学校布置的手抄报任务,有的班主任怨声载道,嫌班级任务太多过重,我只是顺着她的话建议可以指定学生制作或少交几份,现在想来应该从获奖等级来激励她。手抄报属于新乡市的奖项,虽然竞争大但荣誉级别高,对于班级来说也是好事,布置给学生时可以说明这一点,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一件事无所谓好与坏,只在于看问题的角度。管理者就是做好协调和说服工作,从优点着手帮助员工认清好处忽略缺点,这样才能让工作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