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①《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因为弱胜不了强。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的,那是小概率事件。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那些小概率事件。我们平时学兵法,往往都想学一些小概率事件,都想出奇制胜。但其实战场上没有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靠不住。”
「以强胜弱」是多么朴实无华的道理,今天再听这一节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并没有正视,不懂也没有体会到这个道理的深意。因此,才会有很多不合理的期待,比如:期待“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也就是不强也能得。在这种期待下,我的注意力并没有专注在让自己变强上,而是漫无目的,比如抱怨大环境不好等;或是在向外求,等运气、等他人的帮助。
没有端正对这个道理的认识,就学不会「自强」。
我在这里明白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背后的源动力有两点,①学习、变得更清醒,能减少自己的愚蠢;②学习是一种自强行为。
“小概率事件”因为罕见、稀奇会被社会新闻选中,被广大网友看见,比如中了彩票会上新闻。但是,中彩票这件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相当于被雷劈了两次。买彩票期待中奖是小概率事件、期待中大奖更是小概率事件。
期待小概率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背后是一种赌徒思维。
想要有所得,唯一可靠的方式是让自己变强,也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先为不可胜」,先把自己修炼到『不可胜』。
生活不像竞技赛场,胜负很明晓。生活中的「失败」有时候是看不到的、是潜藏着的,或是通过其他方面在代偿、在损耗,这也是「变弱」的过程。
弱是胜不了强的,弱需要的是让自己变强。变强的前提是要认识到自己是弱的,是不够强的。就像学习是要明白自己是愚蠢的,才能学得进去,不然看再多书也白费,因为态度没有端正。同时变强不是为了获胜跟打败别人,变强只是为了变强。
华杉老师讲道:“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你要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着打败别人。就是你别老想着打败谁,你要想着自己要自强。所以孙子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而可胜在敌”。善于作战的人先让自己修炼成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能被战胜的时候,自己不可战胜在于自己,而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打败,那完全在于敌人,你控制不了敌人。所以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能不能胜是可以去通过计算知道的,但是如果算下来胜不了,你强求要它胜,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这里让我区分了「知胜」和『能胜』的区别。
知胜是通过「五事七计」打分计算出来的结论。是否『战胜』是不可控的,因为『可胜在敌』,战场上具体能不能胜在于敌人犯不犯错。
「知胜」的目的,首先是通过计算知道自己能胜或不能胜,是辅助做出行动决策的工具;其次,是做选择,知胜要选择是否『行动』;不知胜则需要学会等待,积累修炼自己,让自己变强。
如何积累修炼自己自强呢?
华杉老师讲道:“想成功就必须是苦练基本功,坚持基本原则,所有的一切都在基本面。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我经常讲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不能伟大,是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平平常常的大道理,最有价值的谈话就是那几句老生常谈。而关键的关键,是你要把这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知行合一,切实笃行,真正做到。做到了你才知道,原来这些道理这么厉害。”
这里让我看见,修炼自己的方向是:苦练基本功,坚持基本原则。这跟练功的道理是一样的,一开始不追求技巧和花样的招式,而是要把注意力专注在基本功的磨练上。
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简单」的力量,一件事情一旦想的太复杂就无法开始。而且,不需要记太多大道理,只需要几条,几句话。坚信它,笃定地执行。
华杉老师讲道:“第二,打得赢也要算代价,如果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也不要打。因为行动必有代价,战争的代价极大,不要光想着战胜,要算一下这场仗打得值不值得。我们引用了战国时候李克对魏文侯说的话“数胜必亡”——胜仗打多了,国家反而要灭亡。为什么呢?因为“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总是在发动战争,人民就疲惫了;总是打赢,君主就骄傲了。以骄傲的君主来率领疲惫的人民,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
「行动」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消耗,任何动作都需要资源的投入。所以在做是否要「行动」的决策上,很关键。判断的时候,要思考该行动与战略方向是否一致,这也是判断值不值得的依据。
我在这里的体会是,不能被外界突如其来的事情干扰,外界抛开的每一件事并不是都要接受、都要做的事,而是要做跟自己「战略」相符的事情。这需要的是『铁石心肠』地拒绝跟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