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的写作题目是根据《演讲的力量》优化第二天的演讲初稿,由于我第二天用力过度,把初稿写成了演讲口水稿,运用了很多演讲技巧,如果仅是稍加优化就作为打卡作业交了,心里上有些过意不去,所以,这次我选择主动跑题,写一些别的内容,离舒适圈远一些。
打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在出差前往青岛的火车上,一边处理工作的事宜,一边与写作群的小伙伴讨论有关读书,听说的话题,这次我就以这一话题分享我个人对读书、听书及学习的一些个人看法。
回想一下大概是从4年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开始认真对待看书这件事,在这之前都是看各种杂书、小说、漫画什么的,看书完全是为了娱乐,消磨时间。有一天,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需要了解一个我之前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并要向领导做一个详尽的汇报,这项任务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我把网上能找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发现全是零碎的点,不能构成系统,不能支撑一次高质量的完整汇报,所以又跑去书店去找相关的书籍,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带着目的的读了很多本书,最后很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在字里行间“找宝藏”的感觉,也让我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一个领域深入的了解,以及领导对工作的肯定,这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要比背下课本中的知识在考卷上取得高分更加令我满足。至此之后,看书的种类就被扩展开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占据了我的休闲时光。
再来说说听书,我印象中在网络上接触听别人介绍书,应该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节目了,一开始觉得这个胖子说的很有意思,就把《罗辑思维》的所有节目都下载下来存到了手机里,应该是14年的时候,当时的工作总会开车,我就一边开车一遍听,把《罗辑思维》好几百期的节目,都听过一遍,我算下来至少花了几百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适应听书的这种方式。后来去了上海工作,为了减肥,下班之后每天都会在黄浦江边走路两个小时,这个时候我找到《樊登读书》,在上海走了三年,就听了三年,每当听到感同深受或如雷灌顶的时候,我都会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并逐渐开始觉察到自己头脑中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越来越强烈,直至我清楚的可以判断出自己的认知升级,直观的体现就是生活变得比以前更简单了一些,不再盲目的跟从,开始独立判断事物,有了别人眼中“离经叛道”的言行,也有了很多人愿意找我聊天等等。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悄然声息发生的呢?
在我自己反思中,我梳理出了一条模糊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就是在起初的看书、听书吸收知识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在脑海中都是一个点,用脑神经科学解释就是,大脑中多了很多很多个没有别连接上的神经元,随着不断输入,突然发现有一小部分知识点被串联了起来,也就是大脑中神经元之间建立起了联系。这样的事情随着不断学习越来越多,成片的知识点开始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系统网络,网络与网络间也开始出现一些联系,当到这一步的时候,质变就开始发生了,生活中、工作中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头脑很快为我提供了有理论支撑的解决办法,让我感到阵阵轻松。体会到这种好处之后,就变得更“贪婪”,希望看到和听到的都能记下来,但会发现一个问题,忘记的总会比记住的多,这就让我有动力就开始寻找高效学习的方法,记录加转述,现在又多了一种,就是写作。输入的内容需要被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在用自己的方式输出,再从输出中获得反馈,再反哺到自己此前的内化理解,这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这里要着种解释一下输出,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讲给别人听,写出来,做一张脑图,行为实践等等,都算是输出,但切记这个动作一定不能仅停留在脑海中。还有要注意的是,对外界的给予的反馈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并不是要照单全收,而是要对比分析。
最后还要浅谈一下关于心态的问题,我觉得我能有这么多的变化,是因为我太自卑,没错,就是自卑,自卑到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地步,但这却给学习带来了好处,所有看到听到的东西照单全收,绝不评价。在起初,头脑会有些混乱,一会这么说,过一会又看到那么说的,相同的知识,不同的观点和说法在脑子里打架,这种时候完全不用管他们,任由脑子翻腾,随着越来越多元的系统建立起来,以前的很多困惑都会逐渐被安排好位置。现在当再提到自卑时,我已经清晰的觉知到自卑已经被自信取代,但还是会对哪个自卑的我会有一丝丝感激,因为自卑时的我阴差阳错的进入空杯心态的状态,没有什么坚持与偏见,才让自己体味到学习的好处。所以说事情都有两面性,对嘛~
乱七八糟写了这么多,跑题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总结下来一句话,不需要纠结学习的形式,学就对了。书上的每一页纸,耳机中的每一句话,就像减肥路上跑过的每一步,都不会背叛你,耐心一些,给自己一些宽容,让时间帮助我们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