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自己的“百宝箱”,才发现我还留着以前写过的四本日记本,明明记得我都撕了、烧了两三本,目前留存的是高中到大学期间的内容,但我从来不会再去翻看当时写的内容。偶尔有一次我大概翻阅了一下,我很震惊,写下那些日记去思考、痛苦或者想很多的那个人,真的是我吗?
小学歪歪扭扭的字、初中青涩懵懂而纯真的祝福、高中心疼愿望你好的希冀、大学热烈成熟来自师兄师姐的关怀明信片,一下子才觉得自己活的很真实。尽管我也会在微信或扣扣上与人聊天时诉说衷情,但写下来的文字、送出的一封信、递给你的一张纸条,当时的心情、不成熟、纯真、烂漫统统在亲手写下的纸张里……看着这些,才会觉得自己在成长中真的收获了很多感动、感受了许多关怀,只是当初自己一叶障目、陷入了自我臆想的牢笼中。
看到这些,又有十分触动。虽说在后来的日子里,在很多网友或看到的文字里,有人常常调侃正经人谁写日记啊。确实,从2020年9月到达新疆时,我也写过半本日记,后来都搁置了,甚至被我烧了。一下子萌生出我的日记在无人的时候会不会有人看、在百年之后别人也会不小心翻出,顿时生出秘密会被窥探之恐惧或羞涩,刚好工作繁忙,于是停下了笔墨。但回顾三年多的日子,没有我的亲笔文字记录,偶尔从证书、公众号与联系人的地址上得知自己曾鲜活生动的3年多,是否我也会为没有记录的志愿者生涯心生遗憾呢?不,没有。问心无愧。
最后,还是要拾捡起写信的那个我,在成长的岁月中,还有那个我愿意为之写信的人,应该是我的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