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开始补救拉下的工作,上午还好修改稿子,下午开始对数据,我内心极度的抗拒,翻都不想翻,眼睛疼,胸口闷闷的。我把电子版的打印出来,对着看,还是进入不了状态。去楼道窗台透气,捏了捏鼻梁,好像好些了,又做回来看稿子。外面乌云层层还有空调外挂机发动的噌噌噌的声音,好堵。试图用音乐来分散注意力,还是没有好转。作罢,换个活干吧。
微社里Y说着孩子的事情。班级群里的“点名”让我更难受了。记得自己当老师的时候,那会QQ、微信还没有普及,关于学生学习、纪律的问题只能打电话说或是约谈,不会这样公布于天下。连源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人不喜欢别人在外面说自己的短处”。我看到Y说,我也心急,可是没有好的意见建议。如果是我?我怎么做?想到自己的学生,碰到的最能接得住孩子的妈妈T。每次T在学校做了违犯学校规定的事情,我的原则是打电话让家长接走。在初二下学期,T妈妈几乎一个月3次把T带回家。这孩子滴水不进,留在学校霍霍其他学生,T妈妈来学校不说也不打,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默默的把孩子接走。我以前也问过T妈妈,回家后孩子干什么,T妈妈说弹琴、聊天、干她想干的事情。当这股子邪劲过去了,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的追上来了。隔了几年T考上了厦大,T妈妈很开心,拉着我说,那两年真的很难熬,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陪着她,等她自己想通长大。
回忆自己高二,和T很像,满脑子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在学校也是浑浑噩噩的,挨过一节课又一节课,终于到了放学,回到家也是傻发愣。高三的时候,猛一下醒了,问自己甘心高中上完就结束求学的路么?主动要求出去补习,把单科成绩提升上来,实在搞不动的就放弃了,最后两次高考考入二流的二本学校。
当大脑里各种思想乱打架的时候,怎么办呢?外界的刺激有多少影响呢?好似唯有自己的醒悟才能帮助自己吧。愿在困顿中的孩子,早早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