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TONGNV
这个黄毛丫头就是小舒芜,舒芜走后,蒲玉在原地呆立许久,终于在想起还有任务的时候转身继续向南走去。此时,阳光正烈,清风徐徐,正是风吹麦浪的美好时节。万千倾麦田,一望无际的微黄的麦子,,还有清爽的风儿吹到他身体里的空气中裹狭着的成熟与收获的气息。“好一片麦穗天空啊!”他走在路上,感受着这一切美好舒适的景致:白果河、青石桥、麦田、风、天空……心里美滋滋的,他突然想到一句话来形容眼前之景:“五月微黄,麦田中央立斜阳。”他总是喜欢即景作诗,一两句也算,比起和女人说话的窘态,这样自然多了。
他一直沿着大路往南,大概走了三里地时右拐,再走半里地,进入一片坟地。前天下午,语文老师给他们留了一道作文题目,要求三天后上交,题目是《故乡的……》,半命题作文,题材不限,这是初中语文惯用的出题方式。他已有了题材,即故乡里那几棵长得非常有意思的树,至少有三棵——他家门前正南方向或说白果河边的一棵老槐花树;东北田地里的一棵柳树,最后一棵就在这片离他家很远的坟地里却一直不得其名的树。按他的话讲来便是:“这树长得可真有意境!”这一棵有意境的树位于最左边的坟前,是棵连体树,他称之为“坟前夫妻树”。很久之前,他从这儿经过时远远地看到了它,由于匆忙,未能走近前来看得仔细,因此趁这次作文之故特地前来,欲细细的考究它一番,心想或许能杜撰出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来,那好比《梁祝》。
如他之前大多数作文被当做范文来表扬一样,五天以后,这篇题为《故乡的意象树》的作文又被他那慈祥可敬的语文老师当做了范本,并且重重赞赏了一番他的亲身力行,他还因此告诫他的学生们:年轻人应该像向日葵一样阳光积极。
蒲玉如先前一样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他的作文:
《故乡的意象树》
如果说故乡里有什么东西是我最爱的,那么除了从我家门口流过的白果河就要数那三棵树了。
第一棵:“生命树”
自我出生以来,印象最早最深的就是这棵已经上了年纪的槐花树了,除了每年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还因为七八岁时发生的一件让人至今难忘的事。
那年五月的某天傍晚,村民们都陆陆续续地关门闭户,坐在收音机前以待晚饭。当我走到大门前准备关门时,看到白果河边,离我家不远的那棵槐花树下与我同龄且住我家屋后的好朋友蒲苇。他拿着细麻绳,右手攥着其中一头,踮着小脚拼命的想要把绳子的另一端扔到槐树右侧垂直伸出的枝干上去,好几次,他都失败了,然后面对白果河,一声不吭,心思沉重。我疑惑地走到他面前,问他在干什么。他的回答让我猛吃一惊,他耷拉着脑袋和细小眼睛上的上眼睑,嘟哝着挤出“上吊”两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讨厌他们……”我看到他翻了翻白眼,对着某个方向不屑一顾。“可是,如果你死了,你爸爸妈妈肯定非常非常伤心……”他低头不语,手里的绳子在两只小手间缠来绕去。他没有哭,只是很久也没有笑。后来他走了,回家去了,他说他回家去了。
那晚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我已记不起,只记得我们还是经常在一起玩,只记得几年后他离开了这个村子——我并不知他离开以后身在何方,只记得童年里有一天,小小的我看见了小小的脆弱的生命。我很庆幸那棵树的高大与他当时的瘦小,生死之间自有定数,他还有属于他的美好的生活。
这棵槐花树从来都不想终结他幼小的生命。生命脆弱,好生珍惜!
第二棵:“菩提树”
在槐花树以后,我又见到了一棵有意思的树,它在我家东北方向的一片田野里默默生长了许多年,若不是去年某天在夕阳下与它完美邂逅,或许至今我都发现不了它的美丽。
去年的一天,我骑车回家,路口拐弯处,突然觉得斜阳在林中闪闪烁烁,下意识向右看去的一瞬间,我来个紧急刹车并后退几步,开始陶醉于金光闪闪的的迷幻中。那不是树林,是一棵不会垂柳的柳树,孤独的立在一片田地中央,远远望去,像极了深秋里几乎完全对称的银杏叶。我看到太阳落在枝杈的正中央,犹如一只发着黄光的大灯一般为这寂寥的旷野打着光。不知怎的,我想到了菩提树下悟化成佛的的释迦摩尼。佛祖周身都是散发着金色的光环的,这树自然也就成了菩提树了。当斜阳缓缓落下,变成夕阳,消失于树杈间再也不见,仿佛达到豁然顿悟的境界。
正如那首诗所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三棵:“坟前夫妻树”
大概半年以前,我在白果河东岸——离我家很远的正南发现了这棵树,由于相距较远和匆忙,只略微看了看。前几天,我借由这次作文的机会特地去了那里,也算弥补之前一直未能再睹真容的遗憾。
由白果河上的青石桥一路向南走在风吹麦浪中,成熟与收获的气息随风席卷全身,舒服极了。在那样一个惬意的午后去寻找一棵意象树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乐趣。
向南走了大概三里地,过了一座小小的桥右拐再走半里就是这棵树的所在了。这儿除了田地,便是坟地,周围只有很少的树。放眼远处,可以看到麦浪之后若隐若现的几个村庄。人几乎是没有的。
这是这片坟地——许是家族墓地,因无墓碑,不敢确定——里唯一的一棵树,位于其中最大的一个坟前,在坟口处。这棵绝地逢生般没有树叶的树同根不同干,密匝的枝条生长的左右齐整,天衣无缝。右边那个枝干略微粗大一些的像个男人,左边相对较小的像个女人,它们簇拥在一起,像一对相依相偎、相互扶持,又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夫妻一样演绎或延续着墓中人生前的爱情。我愿意相信墓中是这样的爱人,那交缠有错的树枝将生命的血液毫不保留的渗入到对方的身体里以达到彼此的血液循环足以证明这一点,它们令我敬佩和艳羡。
树的右上角,一团未落的枯叶架在枝端,状如“鸟窝”,“鸟窝”右边树梢上的枯叶又状如一对亟待归巢的鸟儿,它是那么和谐美满的树!“树是坟中人,鸟是坟边树”。
他日,我与我的妻子双双离去,我愿我们坟前也有一棵这样的“夫妻树”。
只是很遗憾,我一直不知道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也未在别处见过。
这篇题为《故乡的意象树》里,他透露出过早成熟的爱情观或者说婚姻观:相依相偎、相互扶持、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这多半是受书籍及家庭的影响,他有一对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父母,他觉得这是最好的爱情,默然相爱、寂静相守、细水长流。当然,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种默认的主流趋势,仿佛如果不循此路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特例。他无疑是主流趋势之一,在十四岁的年纪里就萌生出一种可以细水长流的爱情来。
更新方式:
每晚八点到九点之间,日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