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记录殷人大部分历史
殷首王·子履定王都于殷墟,并将殷墟大致划分为宗庙区、寝(朝)区和陵区。
现浅谈王陵区——东区:
1、殷履在王城远郊的西北高地,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作为王陵区。王陵区为四方之地,周边建壕沟或围墙或种树来进行界定。
2、在四方王陵区内,最尊贵的墓位,是留给最尊贵的王。故殷首王墓选在王陵区的东北角,因为殷人为东夷之后裔,从东而来;又殷人尚北,故以北为上。由此可知,M1400号墓,就是王陵区里等级最高的帝陵。
3、王陵区东区的M1400号墓,有四条墓道,喻帝王通达四方,故其为陵。殷人首王·子履,就是王陵的规划者,所以M1400号墓一定是子履帝陵。
4、王陵50号墓,在南北方有两条墓道,为“中”字形结构,这是诸侯身份的象征。50号墓并列在1400号墓的东方,这表明50号墓主的宗辈高于子履,即比子履早来到东方且能与身为帝王的他比肩的人……以此推断,50号墓主一定就是子履之父,即殷国最后一位诸侯·主癸。
5、M1400号墓的右边,有两个“中”字形(即有两条墓道)大墓,这两位墓主被封为诸侯、有方国,他们是殷王子履最得力的辅佐大臣,因为唯有重臣才有资格陪葬在子履陵旁。
其中一个可以肯定是殷衡臣“伊尹”,其作为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汤身边,辅佐商汤成就王业。
M260号遗址不是墓,因为它在M1400帝陵的前方,以帝陵为中,其又位于帝陵的南方,说明——
M260号遗址的等级比帝陵还高,还重要,还受尊崇……所以它有可能是武丁配偶“妣戊”之墓吗?有可能出现那么庞大的青铜方鼎(即所谓的“后母戊鼎”)吗?
百分之百——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