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一个全身开满了花的女人。
大概每个知晓林徽因生平的人都有如此感慨,且不论她那建筑行业以及文学方面的著作,也不论她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的成就,毫无疑问她的事业已经开了花,极致盛放而芳香宜人的花朵,我们暂且抛开这一切,嗅着芳香走过这朵已经绽放的花,来谈谈她的爱情,以及生活。
林徽因的爱情以及那著名的四角关系,就算是不了解她的人也都略有耳闻。这段爱情罗曼史牵涉着中国建筑学、文学以及心理逻辑学的三位大师。他们出现在林徽因不同阶段的人生中,并且在同一个阶段彼此见面,成为我们通常所称的“情敌”。但是三位情敌之间并没有硝烟亦不曾让这份感情成为战场。他们,有过极致的浪漫,催生了至今仍然传唱着的《偶然》;也有过默默的守护,从年轻时代到老年耄耋,有个人还记得那一天是已经去世的她的生辰。
然而,尘埃落定于青梅竹马相伴一生的安然,她最终选择的是那个从小就相识且有着共同语言和爱好的人度过一生。这个结局似乎超出大家的预料。
很多人都兀自觉得她美丽而令人羡慕,同时也在设想她的其他可能性。若当初,她选择了另一个人,另一条路,那么这朵花又会呈现怎样的姿态?如果他选择挚爱她,甚至为她一生不娶的金岳霖,是不是会得到更多的呵护?因为我们看到了后来,他是至始至终守护着唯一一份爱情。那么选择了徐志摩呢?是否会将那份“偶然”的浪漫发扬到极致?然而那终究是别人的看法,再设身处地的人也无法感受她的感受,无法体会她的体会,当然就无法走向她的结局。
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她的生平以及一些传记就可知,正是做出了选择之后,这朵花才真正地绽放开来,并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芬芳。林徽因跟着丈夫编写建筑学书籍、撰写论文,参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还开设了自己的建筑学课程,一边在严谨的建筑业孜孜不倦地钻研,另一边则将自己的情怀抒写成诗,终促成这朵严谨与浪漫之花的盛开。
这是属于林徽因的结局,这似乎也让我们这些赏花人忍不住沉思起来。她最终选择自己的归宿以及生活的走向,必定是因为爱的导向。她爱着自己选择的人,亦深爱自己选择的路。也许选择的那个人缺乏另一份浪漫,也许他没有为爱坚守一生,但是只有那个人培植的土壤,才最适合这满身的花朵绽放。旁人无法得知,因为这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当根深入土壤时的感受,独属于林徽因的幸福。
自身幸福与否的判定者,必当是自己。
林徽因毫无疑问是个聪明的女人,她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与生活,用那开满花的人生,昭示着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选定一种必然,将所有的可能性全部排除,那么这种必然一定就是最适合的。
每一个曾经遭受着非议不被理解的人,在取得成功之后,不是被说着正是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才取得成功的呢?即便是我们这些还在梦想的道路上摸爬滚打的人,是不是也时不时扪心自问,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状态、现在的道路,真的适合我吗?我是不是会在某个夜晚忽然惊醒,被铺天盖地而来的彷徨与恐惧所淹没,然后陷入无边的沉默呢?
每一个期待着美好明天的姑娘,你是否也该,找到更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