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了群,做了公众号,学了心理学,我的业余时间也常常被挤占得满满当当,没有安排的时候,才能抓紧时间陪家人,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是感恩和愧疚并存。
终于,母亲在一个平常的晚上,爆发了对我的不满。她可怜孩子没人管,抱怨我的不负责,花了太多心思在没用的地方,却错过孩子的培养…唠叨了好一会,我忍不住求饶,还是没能浇灭她的火气,睡前她又数落一番,直到睡着…
我很委屈母亲不理解我,却也纳闷她的矛盾——一方面任劳任怨,不断付出,一方面却又斤斤计较,不断抱怨。抱怨除了让我更加觉得自己无能和自卑,好像也无法激起我的斗志。我又马不停蹄地胡思乱想:好吧,是我错了,是我不懂事,是不是真的要放弃折腾,以孩子为主,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可是放弃了折腾,把自己的期盼加于孩子,然后等孩子长大了,一脸幽怨地告诉他,为了他,我一事无成,这样做意义何在?那如果说现在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难道以后几年就不关键?既然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特别,都不该错过,那我又该如何安顿自己理想的一生? 或许是我没有把握一种平衡,不分轻重缓急,可是我虽然做不到时刻的平衡,却也知道总量平衡,不忙是时候,自然也会多一些陪伴…
反思了好一阵子,无果,终于无力评判自己的对错,转而开始看到母亲这些天带娃的不易,理解她望子成龙的心情。母亲对我的爱,在于想我更好地顾家和成长,而我对母亲的爱,在于站在她的角度去反思自己。可是,母亲抱怨的结果,却只会让我不能原谅自己,然后带着些许愧疚感,独自疗伤,哪还有能量再去创造与改变?
我们总是把客气和修养留给别人,把严苛和随意留给家人。我们抱怨,是为了释放自己的情绪,也为了促进彼此的和谐。可是抱怨却总让人本能地竖起挡箭牌,本能地想逃,又如何达到沟通的效果?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也许,抱怨只是一种发泄的手段,却难以达到平等沟通的效果。抱怨的人,俨然站在高处颐指气使,愤怒的时候,甚至让人感觉,你这么可恶,怎么不去死?被抱怨的人,早已羞得无地自容,落荒而逃,又怎么冷静地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可是,这样无效的沟通方式,我们居然使用千遍也不厌倦,不断抱怨,又重复无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到底是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只是逞一时口快?到底在追求沟通效果,还是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既然是自己最爱的人,既然想要达成一致的和解,会不会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比如诚实告诉对方自己渴望被理解的感受,而不是假装强大地指责对方的不是?比如停止心不甘情不愿的付出,转身先安抚好自己的情绪?
当你不再抱怨,只谈感受,或许对方才能看懂你低姿态下那份柔软的真情,作为一种回馈和感恩,或许更能激发自我的反省和改进。我们理想的爱不正是如此吗?我心疼你的付出,你懂我的不易,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地拥抱。咄咄逼人,只会把对方推得越来越远。
也许,我们用爱的语言去沟通,对方并不领情,甚至以为我们软弱好欺负。能做到持之以恒地表达爱,更是需要无比的包容和长期的修炼。只是,抱怨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为何不尝试用这种爱的方式来沟通呢?毕竟,哪个人不渴望被爱?哪个人会拒绝被爱?抱怨和愤怒的本质,其实都源于缺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