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一下子就读进去了,作者关于写作的方法和意义,说的很透彻而深刻。对我来说,又是一种激发和点燃。
作者讲了写作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首先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这个我也特别认同,环境安静了心才能静。心里不想杂事儿,就能专注写,写的又快又深入。郝老师给的建议是在办公室或者是咖啡厅写,更能集中注意力。对于我来说,因为都是通过语音转文字来完成的,所以最好的写作地方,就是一棵树下或者一个凉亭,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就行。听着鸟鸣,听着风声,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同时写作还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当我们有写的欲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感受最强烈,写的时候往往能一气呵成,人脉通畅,酣畅淋漓。错过了这个窗口期,错过了这种冲动,再写的时候思路就滞涩,文词干瘪,写出来也苦涩乏味。珍惜自己喷涌而出的感觉。所以写作说到底是在书写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洞见。
写作也是个技术活,需要经常写。我们经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天不写手生。越写越想写,反过来越不写越不会写,也就越不想写。写作还在不断的记录你的正向思考,慢慢的看到美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你也在疗愈自己。还要给自己留下充裕的时间,保证一个小时,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思考记录。然后再用20分钟进行修改,一个打卡就完成了。
对于每天写什么这个困惑,郝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海量阅读和专业阅读,会丰富人的认识,加深理解。这一点我也特别认同,我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一读书立刻有感悟,把自己那种零碎的思考,赶紧记录下来。还无意中训练了细致观察,因为要坚持写,所以不由自主的就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还有慢慢的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形成一些正向的思考。就可以作为你的打卡内容呈现出来。
郝老师讲了写作的意义,对我犹如拨云见日一样,忽然敞亮了。写作是在训练人的思考力。因为语言的深度,就是你思维的深度,语言的精确,就是你思维的精确,语言的丰富,就是你思维的丰富。如果文章没有穿透力和感染力,本质上是生命缺乏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领会。所以一些写作的人,写着写着就停不下来了。因为写作,让他的思维升级了。写作还让语言得到了运用,思想得到了淬炼。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不断的走向自由。
写作也在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洞见。不管外在有没有人去欣赏赞扬,都要坚持去表达自己,要向寂寞处探寻,向自己的心灵深处靠拢,像生活的本质靠近。就像里尔克所说那样,写作就要像原始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然后用寂静谦虚的真诚,写这一切。这么说来,写作是要用一生来练习的。
郝老师作为一个专业的读者和作者,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每一条都能撞击心灵,每一点都能激发思考,郝老师的刚建进取,勇猛精进,让人赞叹佩服。作为普通的草根老师,我也学着郝老师的样子,每天读一点,记录一点。哪怕就是生活琐事,读书感悟,也是我自己的独特感悟,独特的思考,值得记录。
读了今天的书,我感受到自己每天记录的价值和意义,也明白了从哪些方面改进提升,更进一步明白,阅读的价值,写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