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群的小伙伴都在讨论关于读书的困惑,“书太多读哪一本好呢?”,“书太难读了”,“书太多了,读不完呀”。
永澄老师的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安静一下,这些书,让你的自我消失了。
小伙伴们更困惑了,我们讨论读书的困惑,怎么会让我的【自我】消失了呢?
永澄老师问了大家三个问题:
自我是谁?
自我存在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最近我也在思考读什么书?我试着回答下。
1、关于【我是谁】
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考
我本尊:我就是相信自己,无论怎样,当下都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琴小满:我是时刻满意自己的人,什么都可以经历,且下一刻还可以变得更好。
搞事琴:我是主动积极的创造者,我不但会积极面对困难,而且还会主动创造挑战。
琴大师:我是一个活在价值上的人,时刻澄清自己的价值,奔向意义。
2、自我存在的目的
把自己活出来,活出值得活,去影响更多的生命。
2.1什么是我值得活的人生?
肉体:通过学习和探索,做到保持规律和科学的运动,科学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使得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健硕的身材,阳光积极的状态。
物质:【我】对了,钱就有了;先思考【我】,再思考【赚钱】。商业的本质的是:价值交换。为什么对我有价值,对你也有价值。
精神:我为意义而活,活出自己的自主,活出自己的值得活,绽放自己,去影响更多的人绽放自己的生命。我的存在就是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也给每个人创造美好回忆。
关系: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礼物和功课,他们都来用来照见我自己。我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我期待的样子;我厌恶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不愿意承认和不接纳自己的样子。
我如此,人人亦如此。
因此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其实就是尊重我自己。
欣赏和看见每个人的卓越,其实就是欣赏和看见自己。
然而越亲密的关系,越容易更清晰的照见自己。
因此我要尊重和接纳我的爱人和孩子,让他们如其所是,让他们成为自己,我也成为我自己。
我要尊重和看见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卓越,看见他们,理解他们,点亮他们。
最最重要的是,我要接纳我自己,满意我自己,并相信下一刻还可以变得更好。
3、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新体验,新感受,新收获。
从知道到做到之间,需要的是去体验,去感受,去观察和总结。
写到这里,我发现回答以上的问题,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容易,因此不断澄清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是很有必要的,道越论越清,理越辨越明。
有了以上的思考,我对接下来读书的方向清晰了许多。
1、技能:围绕教练知识学习以及技能提升的书籍,是我现阶段重点要阅读的。
十六周的课程内容、《教练手册》、《提问的威力》、《沉睡的天才》、《教练的本质》
2、精神:对意义的追求寻找更多的支撑和信仰。读古老智慧,东方哲学:王阳明、孔子、老子。西方的哲学:瑜伽哲学。读现代经典:《原则》
现阶段我想读的书《瑜伽经》《原则》
3、自我:对自我、模式,信念的觉察和了解,认知类书籍。《理性情绪》、《了不起的自我》、《当个有钱人,做个有情人》、《解惑》、《人生模式》
现阶段我想的读的书《理性情绪》
为了实现这些,我需要放下什么?
我需要放下对【完美】的期待,其实是对【确定】的期待。我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我们太喜欢确定的东西,尤其害怕对于未来的不确定。
所谓【冲突】是来自于【现在如何】与【应当如何】的差距。
是谁制造了【现在如何】和【应当如何】的差距,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模式,我们需要的确定感。
【应当如何】是理想,是某种想要去实现的东西,某种想要去获取的东西,它远离了【现在如何】。因此,我们会感到恐慌,于是我们被【情绪】迷惑,动不了,或者乱动。
澄清好目标后,剩下的就是去体验和感受,观察和总结,不断纠偏,至于结果或许在过程中就会实现,或许通过纠偏,结果也会调整,所以永远不会变化的就是【变】。
拥抱不确定性,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笃定地去体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