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上,“异化”一词指的是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这并非科幻小说,比如在路上走着走着,自己突然有丝分裂,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恶的那个扭头来揍善的这个。尽管这种臆想的事件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马克思早已指出,它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不难发现,我们常常会有着矛盾的想法:例如此时我想好好学习,却在这里写作偷懒。在常识中,我们一般会将其视作两股力量在身体内博弈;但不妨回想一下,在很小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只会在想要什么的时候哇哇大叫,那时候我们会纠结吗?
有句流行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我全都要。事实上,小孩子之所以做选择,是因为ta想要的东西必须经过成年人的同意,这种矛盾是外化的;而成年人所谓的“全要”,不过是面临小价钱、短时间的选项时,“欺骗”自己的一种假象。由此,便可以比较形象地看到我们身上的“异化”过程——外部的矛盾内化于人自身,我们在做一些决定时总会“分裂”出反对的意见。
说到这里,“异化”仍不是一件坏事,做事前要三思,资源有限,莽撞并不是一个好的态度。但放到更大的环境中看:假如社会病了,这种病也会传染到个体身上。
若是学习过马克思主义,那么劳动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异化”行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发掘、人的价值在劳动成果中展现,劳动应是主体必须而且乐于践行的行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横行肆虐,劳动不过是一种被榨取价值的商品,伴随着机械性地劳作,我们体会不到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而是将所做的劳动与自身相分离——仿佛将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打包,邮寄到市场的某个角落来换取等额价值。一边是彰显自身、实现自我的渴望,一边是蚕食自身、磨灭自我的现实。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社会发展的矛盾变成了人心理的矛盾,外在的文化或规定变成了人内心的异己力量。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来看看“学习”这个离我们大家更近、更具体的行为。小时候,学会新技能、掌握新知识都是开心的,例如会抓蚂蚱、会背古诗。我们有这般能力,有时不需什么确定的目标,就是想要不断探索、拓展其边界;但等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规则——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新的学习,新的学习又为了新的考核……学习与劳动似乎没什么两样。
批判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我们无法脱离自己所在的环境,却可以实际改造它、可以重新理解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所谓“异化”,就是外在目标取代内在目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努力发掘内在力量,小心呵护心底的渴望,那火苗必将愈燃愈烈,烧尽蛛网般的枷锁,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