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来,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正值新冠肺炎期间,被困湖北,刚好遇上这本书,带我领悟一场场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抗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遗传因子之间的斗争。人类能够长期繁衍下去,在于DNA的自我复制,指导细胞正常工作。作为埃博拉的遗传因子,遇到可用的宿主后,复制能力更快,蛋白质种类不多,但足以摧毁细胞的正常结构。死亡率便是这场斗争的最直接体现方式,似乎还未向人类炫耀他们的成功,边急冲冲奔向下一个战场。复制因子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正如达尔文进化论中提出的自然选择,不过这都是生命体之间的斗争,现在所面临的只是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小环境的封闭,让我对这病毒的感受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只是每天从媒体上关注数据的变化。对于埃博拉,在此之前所知更少,只是知道13年对非洲的援助,病毒死亡率极高,仅此而已。封闭式的控制管理对于病毒的传染蔓延是很有必要的,而这种无知无惧为大自然发起下一场攻击已经埋下了伏笔。书中描写的发病症状比较惊悚,很多细节不忍直视,好在作者能够及时收笔,缓解氛围,让我能坚持读完。而在下一次看到作者描述的宁静安详的大自然时,却不免担心,这又会隐含怎样的危险呢。面对迷人的地理风光,面对活泼的生命,我们本能的想去探险,想去亲近,甚至想去占为己有,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当我们自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时,它似乎嘴角微斜,露出狡黠的微笑,酝酿着生命的“黑板檫”。
面对这种4级危险病毒,人类尚未追查到其踪迹。科技的发展似乎在此都是假象,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消失得毫无踪迹。在天灾面前,似乎又总那能找到人祸的根源。灾难发生后,我们总在想如果当时怎么怎么会不会不是这样。而当灾难稍有缓解,我们就会习惯性的忘记这种伤痛。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又能持续多久,下一场灾难又是不是正在逼近。